中美纺织品协议来之不易 有利于贸易平稳发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5:17 新华网 | |||||||||
新华网消息 新闻分析:中美纺织品协议来之不易 (记者 王振华 ) 经过七轮艰苦的磋商,中美8日就纺织品问题最终达成协议。根据双方当日在英国伦敦签署的协议,在从2006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三年的时间里,美国将对中国的棉制裤子
中美纺织品问题的解决符合中美两国企业的共同利益,有利于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的平稳发展。协议的达成是双方博弈的结果。从谈判结果可以看出,双方坚持了立场,也体现了灵活性。 谈判之路曲折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这句古诗来形容近几个月来的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似乎再贴切不过。不用说,中美两国在双边纺织品贸易问题的分歧由来已久。为了在未来两国纺织品贸易争端中夺取主动地位,美国早在1999年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定中就为将来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作好了准备,包含了一旦需要将对中国纺织品采取限制性措施的相关规定。今年1月1日,全球关于服装和纺织品贸易的长达30多年配额制度彻底寿终正寝,美国在配额制度取消后短短4个月后就开始对第一批中国产品实施进口限制,声称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今年来急剧增长,“ 扰乱了美国市场”。尽管中美双方从6月中旬就开始为解决纺织品贸易争端问题进行首轮谈判,但美国仍不断增加对中国产品设限的品种和数量,给中美双边纺织品贸易及其前景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到10月底开始第七轮谈判之前,中美之间进行的前六轮谈判均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其中有些谈判甚至陷入僵局,双方不欢而散。经过双方谈判代表的长期有时甚至是激烈的讨价还价,双方终于在本月初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最终达成了协议。毋庸讳言,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根本问题是由于中国输美纺织品和服装大量增加所致,这一摩擦导致美国对中国产品不断设限。但这一事实的背后的真正原因则是日益衰落的美国纺织品生产行业的大力鼓噪。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有两个:首先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消费国之一,市场需求很大。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美国国内过高的劳动力成本迫使不少生产商将生产重点转移到国外,零售商大量增加进口外国产品和减少国内产品的采购。这导致国内生产日渐衰败,就业岗位不断减少,进而要求政府保护。但是,必须看到,美国国内纺织品行业日趋萎缩是全球化大潮冲击下的大势所趋,谁也无法挽救。其次是中国产品价廉物美。中国是传统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大国,产品综合质量一直在世界享有盛誉。而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产品价格也相对较低,因此在美国市场深受欢迎,进口也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双方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不同或者说是出发点不同,尤其是美国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明显抬头和刻意保护行将被历史车轮淘汰的纺织品行业,才是导致双方长期无法达成一致的症结。 协议有利于双方纺织品贸易平稳发展 总的来说,中美纺织品协议与中国同欧盟不久前达成的纺织品贸易协议有着不少的共同之处。换句话说,“中欧模式”对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解决起到了很大参考和借鉴作用,或者说成为中美协议的重要谈判基础。自从中国同欧盟6月11日达成协议之后,此后几天开始的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就一直围绕着中欧模式在商讨。人们还记得,在中欧达成协议之后,美国政府没有就中欧纺织品贸易协定作任何正面的反应,唯一的表态是美国“正在研究”中欧协议。中美最终能够作出妥协达成一致,美国对“中欧模式”的研究无疑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美国无法忽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这一大潮的存在和作用,无法忽视美国服装工业的衰落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无法否认中国产品对美国消费者带来的巨大益处。 初步来看,中美达成的纺织品贸易协议将对今后双方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是增加了双边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前景的确定性。中欧协议达成前,欧盟对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设限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后果。一方面欧洲零售商无货可卖,另一方面大量中国产品由于为限额所限压在码头无法进口。中美双方为今后三年的相关产品及早制定了配额增长率,增加了贸易前景的确定性,为两国纺织品贸易发展增加了稳定因素。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