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经济视点报:金融生态环境 回归到丛林法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3:57 经济视点报

  金融生态:回归“丛林法则”

  □本报评论员 陈明星

  对于金融界乃至整个社会而言,最近都是“猛料”频出的日子。

  1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对外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指出了影响中国金融稳定的十方面因素,并坦言“金融稳定并不追求金融机构的‘零倒闭’”。

  此前的11月5日,曾被外界誉为“原子弹”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报告》终于浮出水面。其令地方政府最感紧张的,是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历时一年炮制的重量级“榜单”——“2004年中国城市金融资产质量排名”,而“排名”恰恰是当地金融生态的反映。

  由于金融是近年来备受各界关注的领域之一,从股市到期货,从利率到

汇率,其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各界神经。此番金融机构将引入淘汰机制,加强市场约束,防范道德风险,无疑将早已为人诟病的金融体制推上改革之途;而脱胎于仿生概念的金融生态概念从提出到渐被国人接受,则反映了“丛林法则”在金融生态领域同样适用。

  “丛林法则”的核心在于竞争,并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生态不仅关系到一个区域的软环境和文明程度,而且是影响资金流向的重要因素,区域间资金流动性、效益性、安全性更多地取决于地区信用环境和金融环境,即金融生态。因此,金融生态直接影响到该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融生态就是竞争力。

  而要使金融生态保持竞争力,作为金融生态主体的金融机构,必须遵循“丛林法则”,形成一个能使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被淘汰出局的机制。在金融机构即将打破“零倒闭”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提高经营运作水平。

  就是说,在金融生态领域,金融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这一点已基本具备,关键是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防范类似挖空酒鬼酒集团的刘虹及“神五”功臣厉建中之流在资本市场上再度“长袖善舞”。

  当然,监管的方式不一定局限于官方层面。曾在去年泪洒中国的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日前坦承,审计发现的问题很多是体制上深层次存在的,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审计就完全解决,但是即使“屡审屡犯”,审计署还是要“屡犯屡审”。官方层面的这一严正态度无疑令人鼓舞,而与此同时,学术层面如挑起“郎顾之争”最终挑翻顾雏军的郎咸平,亦尤显难能可贵。

  另外,政府在监管之余,更应着力培育金融生态,优化地区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信用环境,促进金融业和经济的成长。11月2日,香港立法会通过了《2005年收入(取消遗产税)条例》。该法案将从明年的2月11号起生效。届时,香港将正式取消遗产税。尽管此前该法案在讨论过程中也曾遭遇一些人包括有些富豪的反对,并且香港特区政府每年可能因此减少约15亿港元的收入,但由于金融业是香港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为了形成资金的“洼地效应”,吸引更多公司和专业人才前往香港,带动更多资产管理业务在香港发展,使香港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仍将成为亚洲区主要金融中心中唯一取消遗产税的地区。

  但无论是政府的监管还是扶持,对所有金融机构而言,都是公平的,都只是促使“丛林法则”得以运行的保障。在政策优惠时代终结以后,一场以“丛林法则”为游戏规则的金融机构间的贴身肉搏将不可避免,准备不足、经营不善者势将成为率先打破金融机构“零倒闭”的不幸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