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巨额外汇储备牺牲国民消费 向美国提供低息融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 14:4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专电 (了望周刊记者 袁元) 已持续两年外汇储备增加额超千亿美元的势头,进入2005年之后继续上演。截至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769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了1590亿美元。人们普遍估计,按照如此增速,超越日本而位居世界外汇储备第一仅是时间问题,估计年内就可实现。

  充足的外汇储备曾令中国免受诸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风险冲击,一个装得鼓鼓的
国家的口袋,也曾让普通百姓感到心中踏实。但是,连续三年超千亿美元增长的外汇储备,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而言,究竟是利益的流入,还是暗藏风险?其中的原因何在,又传递出怎样的信号?《瞭望新闻周刊》就此展开了采访。

  贸易顺差拉动外汇储备增长

  观察我国历年的外汇储备余额,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昂首向上的曲线。就其增长的原因,研究者将其归为三条:一是加入WTO之后,出口壁垒的弱化,出口增长提速,贸易顺差扩大;二是,越来越多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中国;三是在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有一部分伪装成经常项目交易的变相资本流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热钱”。

  在谈到今年外汇储备高增的原因时,商务部研究院的梅新育博士着重提到了“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快速增长”。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极有可能创造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巨额贸易顺差,仅前8个月贸易顺差就高达608亿美元,而去年全年的顺差仅321亿美元。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贺力平认为,外汇储备的增长还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这是因为今年7月份汇改之前,人民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元的持续贬值也带来了人民币的相对贬值,这就加剧了外汇储备的增加。“不过,按照经济周期的规律,虽不排除其继续增长,但今后一段时间增速也会放慢”,在他看来,随着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后,与外汇储备的联系将是多样性的。

  多角度看待外汇储备

  “今年前9个月平均每月增加近18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照此速度全年的外汇储备至少会突破8000亿美元。如果持续两三年,外汇储备余额就将相当于全年GDP。”面对如此高速增长,贺力平认为,今后是否要需要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是值得考虑的。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外汇储备可以起到调解短期国际收支不平衡,并可防止金融市场波动”,在贺力平看来,尽管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增强国家清偿能力、提高国内人民币信心、应付可能的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外汇储备只是有利于经济稳定的一个因素,真正决定经济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经济体制的活力与企业、金融机构的活力。

  从好的方面说,梅新育认为,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表明我国已经摆脱了外汇缺口的制约,而这是约束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桎梏;同时表明我国经济抵御外来冲击(如投机性货币攻击)的能力很强。

  但从坏的方面来看,“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表明我国牺牲了自己国民消费和投资的机会向外国(主要是美国)提供低息融资,充当别人的现金流,须知我们自己的投资资本收益率高于美国。”梅新育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发展中国家投资资本回报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1994年~2003年间,全体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3.3%,而西方七国集团投资资本回报率平均只有7.8%,最高的美国也不过9.9%。

  的确,持续较快增长的巨额外汇储备如同一把“双刃剑”,日益庞大的规模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制约货币政策操作、加剧经济结构失衡、激化国际贸易摩擦等,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也不容小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王召博士告诉《瞭望新闻周刊》,新增的外汇储备不能以外汇的形式存在,否则在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大于需求,这就会对人民币升值产生巨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兑换成人民币,央行购进外汇储备,投放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就会形成巨大的货币供给量,这又会成为通货膨胀的压力。要想既不对人民币升值产生压力,又不对国内的价格水平产生压力,央行就必须通过发行中央票据采取对冲。这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都是很大的压力。

  另外,闻风而来的“热钱”也平添风险。贺力平认为,大规模的热钱的流动是引起市场波动的原因,2003年以来热钱的流入就比较明显了,而热钱的流入并不可怕,会带来风险的是热钱的快速撤走。不过,目前

中国经济增长强劲,对国际资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热钱突然撤出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3年~5年之后会有这种可能。“当前增强经济体制的活力、企业的活力、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尤为重要”。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42,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