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须脱胎换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18:34 金羊网-羊城晚报

  伊歌

  随着“中国制造”如水银泻地渗入全球市场,有关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议论也在全球弥漫。韩国对外研究院的一份报告为此增添了新的佐证:中国在全球出口量占第一位的商品数目明显增多,而韩国和日本则呈逐渐下降趋势(《羊城晚报》11月7日财经版)。

  无论是数量统计,还是市场观感,“中国制造”确实正成为全球市场的新兴力量。如今,中国已是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1/2,与德国接近。然而,无论是质量档次,还是技术含量,“中国制造”远未成为全球市场的中坚力量。如今,中国还不过是“世界加工厂”———靠别人的技术品牌,买别人的知识产权,出力流汗赚取劳务收入。

  对于“世界加工厂”,抽象的描述是:在中国的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行业,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占60%-90%以上,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95%、轿车制造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及胶印设备的70%依赖进口;形象的描述是: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曾向欧盟的官员算账,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客车飞机。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仍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中国的情况恰好相反。

  如果说,在初始工业化阶段,由于缺乏资本、技术和人才的积累,以劳务换资本、以市场换技术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成功之路;那么,在加速工业化阶段,满足于扮演“世界加工厂”的角色将难以为继。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技术升级的关键阶段,一些行业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一批优势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但是,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来源还是依靠引进和仿制。在低端产品层次可以靠引进提高技术水平,当与外国企业在高端产品形成竞争时,人家是不会把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转让给竞争对手的。日本和韩国等实施追赶战略的经验恰恰表明:在进入高端产品和接近国际市场档次的市场竞争时,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真正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正因如此,在“十一五规划”中,自主创新成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技术标准是全球技术创新的制高点,也是一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尺。中国正加快技术标准战略实施步伐,“中国标准”为一批重要产业扛起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旗。具全球影响力的《财富》杂志预言:“中国将不再满足于以低成本为他人制造产品,而是逐渐成为扮演全球标准制定者的角色。”(《羊城晚报》11月7日中国版)

  韩国对外研究院的报告描绘的是现实,《财富》杂志描绘的是未来。在“中国制造”与“中国标准”之间,是一次脱胎换骨般质的飞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