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120岂能被一家医院垄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15:24 人民网-华南新闻

  张培元

  在海口市有这样一个奇怪现象: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120”急救号码,多年来却被海口市人民医院一家垄断。有人计算过,目前该市常住人口80多万,流动人口20余万,市人民医院的120急救中心根本应付不下来。尽管其他近百家医院分布在市区各个角落,离市人民医院较远的危重病人,即使附近有大医院,120急救车也得从海甸岛出发,最及时的、也是最
关键的急救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了。

  120急救中心,当然是既“救急”又“救命”的公共医疗应急反应中心。当它被一家医院独占垄断时,不仅对其他有急救能力的医院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严重侵害了患者选择医院就近及时接受治疗的权利。最为可怕的是,随着急救路径被拉长,它大大增加了危重病人的生命风险,使“120”这个全国通用的急救特殊号码背上形象“黑锅”。

  因为“120”公共资源为一家

医院所享有,百家医院只能各设各的急救电话,太多的急救电话号码群众根本无法记清,遇到危急时刻自然难以做到就近急救。“救命线”成了“追命索”,公共急救资源的部门化、企业化,影响了公共利益,这种局面必须得到彻底扭转。

  “120”不能变成一家医院的资源,尤其在有着百万人口、市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海口市,它更应成为整合全市急救资源的平台,成为一头连着百家医院一头连着百万公众的调度中心。从根本上改变公共医疗应急反应中各自为战的怪象,责任还在地方政府。

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当地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这意味着建立120急救平台,为群众提供生命绿色通道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行政义务。本应服务公众的“120”长期为少数医院“拉病源”,这实在是职能部门的失职。

  救命的路,当然是越短越平坦越好。“120”应该成为海口市百家医院急救门诊共同的名字,帮助他们以最快速度冲向最近的求救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