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富求稳思维影响广东企业创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15:21 人民网-华东新闻 | |||||||||
本报记者 刘光金 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广东省委九届七次全会上通过的省委关于制定全省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积极打造区域品牌,促进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并选了3个试点。广东的目标明确:通过3至5年的努力,创建30个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品牌,3-5个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国际品牌。
以广东20多年在市场探索的经验,在对待贴牌生产和自主品牌的问题上,广东的老板按理都会意识到,经过了企业的草创阶段应该想方设法发展自己的品牌。这其中,既有为别人加工生产利润极低的缘故,也有因为民工荒、能源紧缺而使传统粗放型经营面临挑战的缘故。但实际的情况并不如此简单。在广东,不少中小企业对做“贴牌”还是“自创品牌”的态度“暧昧”:既痛感贴牌生产的低利润,又害怕在打造自主品牌的过程中失去既得利益;既有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又不敢承担失败的风险。 广东省纺织协会的一位负责人透露,广东的多数企业还是停留在贴牌生产阶段。他的观点是,贴牌也有合理性,现在年销售额两三千万的纺织品企业很多,比如惠州一家有1万多员工的企业,都是加工贴牌生产羊毛衫。他表示应当理性看待品牌,新技术、新品牌、新工艺、新材料容易被市场模仿,而且新东西研发周期长,纺织品消费需求多样化、变化大,品牌不易做、风险大。 虽然这只是某一行业的态度,似乎不能一竹篙打翻一船人,但在广东纺织业很有代表性。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的港资企业进入珠三角,它们所从事的行业主要有三类:服装、电子、玩具。应该说,纺织业在广东的发展已经很成熟。 一个发展成熟的行业,20多年来仍停留在贴牌、而且乐于贴牌生产的层面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东不少企业家的“小气”。 “小富”求稳的思想成了广东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广东的产品并不缺技术、产能;缺的是品牌,是再闯一条新路的勇气和魄力。正如上述那位纺织协会的负责人所说,企业的规模、实力,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企业的经营路线和策略,有些人不求出名,年销售两三千万就止步了,他们认为能发展到现今的资金规模已经非常不容易。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东人一度以头脑灵活、敢为人先而闻名全国,打造出了七八十个产业集群,但真正叫得响名号的没多少。东莞的大朗镇目前虽然已形成了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毛织产业集群,甚至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羊毛衫名镇”称号,但没有哪个品牌能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大朗。广东惠州有号称当地龙头的电子集团,其生产的汽车音响主要装在欧美品牌的汽车上,可惜用的都是人家的牌子,你只有在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时,才会在最后看到“惠州某地生产”的字样。 细究广东企业的发展,它与香港的渊源很深,而香港制造业的发家,靠的就是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所幸的是,在“招式”没有用“老”的时候,香港的制造业几乎全部内迁,当时内地廉价的劳力、土地以及尚算丰富的能源,让“香港式”的赚钱方式得以继续;但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让本应在香港进行的生产模式的转变也“转移”到内地,将创新的压力也转移到了内地。可惜的是,广东不少“老板”仍没意识到这种危机,仍抱着宁可少赚不可轻放的观点,继续维系着贴牌生产的模式。 当然,这并不代表广东的企业没有认识到自主品牌的重要、没有进行创新的思考,而是“贴牌也有合理性”、“理性看待品牌”等思想的异化,让广东企业无法像昔日义无返顾地“杀出一条血路”那样,凝聚起创新的冲动。 反观内地的一些民营企业,它们没有广东企业那样深的“思想负担”,它们能够迅速从贴牌向品牌转型。福建晋江曾是一座小渔村,这里的企业多从家庭作坊起步,经历了仿造、贴牌生产的时代,曾经一时,晋江的贴牌企业达到500多家。可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产品,贴上别人的商标后便身价倍增,一种不甘心和隐忧也悄悄地在晋江人心里滋生。不少民营企业家总结前20年的发展教训时说,“一个不能自主创新、没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如今,利郎、七匹狼、安踏、柒牌、九牧王、劲霸……众多的品牌已成为这座城市的耀眼名片。以前晋江人爱说“爱拼才会赢”,如今还得加上一句“创新才会赢”。 或许这就是粤商与闽商,与其他地区商人之间的不同。或许这也是当年的“标兵”被“追兵”赶上的一个原因。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