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值2%是合理稳妥的选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09:46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主持人:记者谷秀军 特邀嘉宾: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钟伟教授 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一经公布,真真切切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当人们热议的改与不改成为定论后,接下来就应该是如何转变传统体制下的思路,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来思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钟伟接受本报采访,在解析这次汇改特点的同时,他认为这次汇改对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非常重要。 记者: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您觉得这次改革特点是什么? 钟伟:您的提问已经包含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四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这显示出央行还需要培育有容量、有效率、有创新意识的中国外汇交易市场。 第二个特点是不再单一盯住美元,回顾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1994年到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是柔性盯住美元并有温和升值的,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出于稳定东亚区域金融形势的考虑,主动收窄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区间。通过这次汇率改革后,人民币不再盯住任何单一货币。 第三个特点是以后人民币基准汇率的决定参考一篮子货币,注意汇率改革采取的措辞是参考而不是盯住,因此这实质上赋予央行就国内外经济金融运行形势,密切关注人民币市场名义汇价和货币篮子综合汇价之间的便宜程度,灵活进行调整的便利,由于货币篮子仅仅是供央行决策参考,很可能货币篮子中包含的币种及其权重将不会公布。 第四个特点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今后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 率波动幅度,并非8.11 0.3%,央行会在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交易的中间价,因此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没有固定中心汇价的灵活波动,这一点非常重要。考虑到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量没有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量那么大,因此非美元兑换人民币的即期汇价可以在更宽的幅度内波动,根据央行关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的有关规定,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可以在央行规定的中间价上下1.5%的幅度内浮动,这个浮动相当宽了。 从上述四个特点看,改革前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刚性盯住美元,平稳地转换到有管理浮动这个更富有弹性、更市场化的制度选择上来了。 记者:有评论说,经过央行这次把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价一次性调整到8.11,解开了国际经济运行中相当大的谜团,您是如何看待这个升值幅度的? 钟伟:在我看来,一次性重新定值的改革,远远不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全部内容,甚至不是主要内容,和人民币兑换美元调整为8.11相比,更艰巨的工作是如何维持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平稳运行,如何协助中外企业理解和运用这种汇率弹性机制给其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这次2%略多一点的升值幅度,其决策考虑的因素可能相当宽泛,既需要考虑升值给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比如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带来的影响,也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更需要前瞻性地考虑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运行的未来基本趋势,因此这样的升值幅度,是权衡了多种方案之后较为合理和稳妥的选择。 如果说一次性升值是已经发生的确定性事件的话,那么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给人民币未来汇率走势赋予了市场化的不确定性色彩。由于今后人民币对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始终处于灵活波动的状态,因此我想国际投机者在目前和将来,要利用这次人民币汇改获得投机性收益的难度始终是非常大的,同时只要中国经济保持稳健运行,对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动就会仍然维持在有序可控的状态。我相信央行未来会根据经济运行态势,适时灵活地调整汇率浮动区间,但短期之内期待人民币再度发生一次性升值可能是不现实的。 记者:中国目前国际收支的特点是持续的双顺差,您历来认为这样持续大幅度顺差就是国际收支的失衡,会带来国内经济运行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那么这次汇改对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有多大的作用? 钟伟:在我看来,通过这次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之后,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储备增长和国际收支能在多大程度上恢复到可持续的良性轨道上来。 第一个因素是,2005年以来,我国月均外汇储备增长在150亿美元左右,近三个月更是达到了月均200亿美元的水平,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加。但我们不能简单化地认为,这些当期的储备增长,扣除掉当期的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其余都是热钱,目前流行的这样简单的算法可能误解了国际收支表编制的复杂性,但的确国际收支持续失衡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个因素是,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已经表现在多方面,例如目前基础货币的投放基本上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来投放,客观上可能使得外贸部门和非外贸部门的金融环境产生差异,例如央行不得不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央行票据以对冲在外汇市场上投放的过多的基础货币,这种操作是有成本的,随着国际收支规模和央行票据余额的持续扩大,失衡的国际收支可能给央行带来中长期的压力。 第三个因素是,通过这次汇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储备快速增长的压力,也对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有好处,但是我们不能寄希望于这次汇率改革就能快速地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估计在今后两年内,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难有根本改观,需要我们就完善结售汇制度,强化外汇市场建设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 记者:您在前面提到这次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四个特点中,指出要实现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需要更多的后续改革,那么在您看来这些改革将包含哪些内容? 钟伟:要使得更富有弹性的汇率机制从制度设计层面,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就需要我们花大力气改革现有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这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得以实施的金融基础。我们知道,外汇交易中心在2005年5月18日已经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改革,即在外汇交易市场上推出了8个外币即期交易品种,并引入了做市商机制。相信后续的改革不会停止。这些改革主要集中在,第一,推动市场从集中有形交易模式,向更为灵活的无形分散交易与集中有形交易相辅相成的模式转变;第二,推动市场交易品种从只有8个外币即期品种和4个本外币即期品种,向陆续包括外汇远期、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在内的多品种转变,其中尤其值得期待的是,能否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推出人民币兑换美元的远期品种,毕竟央行调控远期市场比调控即期市场更容易奏效,对人民币即期汇率的影响也更灵活;第三,增加外汇交易市场的准入主体,尤其是非金融机构的介入等等。只有中国拥有一个有效率、有流动性、可靠的清结算体系、和国际主要汇市保持基本同步的外汇市场,这次汇率体制改革才能最终落到实处。因此在我看来,这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任重而道远。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