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让政府的归政府 市场的归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13:25 七日财富

  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资金。二十一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如果说一个省份因为境内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而必须办一家“自己的”银行的话,那么为了补足人才的匮乏,似乎就只有去办一所清华或者北大了。如果说办“自己的”银行就能吸引来资金、就能大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那恐怕中央早就放开政策,让每个省份都办“自己的”证券交易所了。

  事实上,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银行资金的流向是由其投入产出率决定的。哪个地区优质企业多、资金安全性大、回报率高,资金就往哪个地区流。因此,从现象上看,发达地区获得的资金多一些,中西部地区获得的资金就少一些,这是资金逐利的自然选择,而并非简单的地域歧视。

  换言之,假如河南有了“自己的”银行,假如这家银行是一家严格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商业银行,它一样会选择质地优良、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放贷。而假如它无视市场规律,一定按照企业的“户口”、“出生地”放“政策贷款”的话,这家银行的最后结局只能是烂账一堆、死路一条。

  因此,吸引资金的最佳方式不是办一两家“自己的”银行,而是塑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培养一批优秀企业,打造一个信用平台,形成一个吸引资金的“洼地”,让资金自发自觉地流入,也许到那个时候,建立“自己的”银行的时机就成熟了。

  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形势下,政府最应该、最首要做的事情不是拿出上百个亿的财政资金来剥离一些“小”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它们凑成一个“大”银行,因为谁也无法断定,这个有形的“政府之手”,比无形的“市场之手”更为有效,谁也无法断定,今天剥离了的“小”银行不良资产,他日会不会以更大的数额,重新趴到“大”银行的账面上。

  政府最应该、最首要做的,是让守法纳税的公民吃上放心的菜、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生活在安全的环境里,上得起学,看得起病,让老有所养,让少有所依。

  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公共财政的光芒理应平等地温暖和照耀每一个公民,而不是去剥离银行坏账。

  □本报记者刘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