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央银行应稳定政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3日 18:58 经济观察报

  -王自力/文

  种种迹象表明,始于2004年3月的宏观调控,在调控成效终于显现时,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即经济衰退、通货紧缩等可怕字眼突然取代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而成为判断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

  之所以出现这种逆转,原因是新近出炉的统计数据中,企业利润缩减、投资增长下降、CPI同比连续三个月增长低于2%;M1和M2增幅继续在15%之内,尽管6月末略有好转。

  的确很有意思,如果承认2003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像一匹脱缰之马,快得极不正常,那么通过15个月的“科学发展观下的宏观调控”,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落,当然说明的就只能是强迫经济减速的努力取得成功,中国经济开始从前一阶段的加速增长向稳定增长转换。这种转换不仅与那些“可怕字眼”凑不在一起,相反,硬要扎堆起来,则恰恰隐含的是近两年超高速增长所积蓄的“衰退、通缩”能量在目前得到了提前释放。

  事实上,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5.8%,的确是下降了,但像前两年40%、30%以上的利润增长率并非是一种常态;今年1-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4%,本来已经不低,如果说有降低,那也只是相对于去年同期在28.6%这个高增长率基础上的降低;CPI连续三个月同比增长低于2%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GDP增长能够持续保持在8%以上,则这种较高增长水平与较低物价涨幅的情形,正是我们多年所求之不得的理想状态。

  至于M1和M2增幅仍然在15%之内,稍有货币偏紧之嫌。但当注意到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民间经济发展,从而大量民间资金循环在银行体系之外的事实,那么从总体上看,我们的货币环境仍然宽松。 当然,宏观调控的滞后效应需要进一步关注,特别是这些个指标会否继续过快下滑,的确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以为物价总水平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由于我国要素市场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状态,土地、资金、劳动力和资源等要素的稀缺程度不能真实地得到反映,价格被严重低估。随着下一步土地管理方式的改革,以及资金市场化、劳动力保护和资源市场化的推进,它们的价格面临着长期上升的压力。尤其是水、电、气、交通等重大公用事业价格面临越来越大的调价压力,这必然会对要素价格进而对物价总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

  此外,避开美元贬值趋势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不谈,仅看花费巨资重组目前已经濒临崩溃的证券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实行的“花钱买机制”等改革稳定措施,这些因素都可能促使价格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持续上涨,从而诱发通货膨胀。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心中有数。

  因此,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将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实实在在地把握在既定的目标范围内。比如:实现投资和消费增长分别为20%和14%左右,信贷和M2增长在13%-18%之间, CPI在1%-3%,登记失业率4%左右等,就可以将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8%-8.5%左右的水平,就可以拉长经济周期的时间,就可以减缓周期波动的幅度,从而实现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地较快增长。

  具体到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来说,显然当前工作的重点,就是要稳定政策,加强监测,着力改革,优化结构。

  所谓“稳定政策,加强监测”,是指当前必须坚持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动摇,总量上切忌出台明显与之相克的“政策取向”,否则,不仅可能引致金融调控的信号紊乱,而且还会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果。

  但是,“稳健”与“僵硬”不同,“稳健”意味着“稳妥、牢靠,而不乏灵活”。为此,建立在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基础上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必须高度关注经济发展走势,加强对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善于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可能发生的变化,未雨绸缪,早做预案,适时微调。也就是说,在维护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不排除某个时段或某个具体时间,中央银行视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其政策工具的操作具有较大的弹性和灵活性。例如,今年上半年,中央银行逆势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及多次采取不完全对冲外汇占款方式以保持市场宽松的货币环境,即是这方面的努力尝试。

  所谓“着力改革,优化结构”,就是要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推动商业金融从行政主体转变成市场主体,将行政约束转变成资产约束,将政府信用转变成商业信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银行效率低下,不良资产高、创值能力差,难以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问题。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推动小企业贷款制度的创新,改进银行对中小企业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以及进一步推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作者系央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此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