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遭遇效率与民主矛盾的死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3日 10:5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

  就像精英民主遭遇大众民主一样,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遇到了效率与民主的矛盾。这对死结,无论是在目前的政治理论还是在政治实践中,至今都没有定论,联合国这个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也毫不惊奇地遇到了这个问题。然而,其中值得玩味的是,美国反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原因是担心其扩大可能会影响效率,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7月20日在纽约联合
国总部重申,美国坚决反对在现阶段让联合国大会表决任何有关安理会扩大的决议案。某种程度上,这反映出美国对民主态度的一种悖论。

  其实,民主与效率的矛盾本质上来自民主两个层面的张力。现代民主包括理念与制度两个层面。理念层面强调的是一些具有普适性的原则与价值,如平等、权利、自由和宽容等等,这部分毫无疑问的是民主的精髓所在。制度民主则强调民主制度的设计,强调民主的程序正义,这部分则强调效率。现实中,这两个层面的张力导致了民主与效率的矛盾。

  可以看看一个美国国内的效率与民主冲突的典型例子。9·11之后,以反恐为理由,美国会通过了《爱国者法案》(即将于2005年底到期),制定了更宽松的反恐执法标准,该法案极大地扩大了政府和总统的公共权力,以及其他一些“富有进攻性的”调查手段等。然而,就像一枚硬币具有两面一样。该法案备受国会部分议员的批评。他们认为,法案很大程度上侵犯了美国民众的隐私,于是疾呼其中部分条款到期后不应被“续签”。

  可见,即使政府是为了提高效率而要求扩大权力,人们也不忘时时提醒政府权力的边界,不能因为效率而牺牲民主的某些理念。联合国问题也理应如此,效率固然重要,但是民主理念仍然需要被肯定,理念上的民主并不应该因为效率原因而被全盘否定。以此视角来看来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似乎美国一味地以效率原因来反对扩大安理会的做法,颇有点有失“民主风范”之嫌。

  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教授迈克尔(Michael Mandelbaum)认为,和平是组织国际关系的手段,民主是政治组织的最理想的形式,自由市场是各民族走向繁荣的最佳途径。当全球化的因子在全球各领域不断地生根发芽时,利益协调的需要让民主由国内政治延伸至了国际领域。联合国作为一个最具普遍意义的国际机构,它的改革、它的一举一动,不啻为国际民主的晴雨表。所以,联合国改革实质上是国际民主的一种演进。二战后联合国成立之时,安理会有11个理事国,占会员国的20%。如今联合国会员国总数达到192个,安理会理事国所占比例只为8%。于是,随着一些国家争夺话语权的要求,联合国机构设置面临改革,其实说到底也是个民主与效率的问题,就是机构的设置需要扩大民主,但是又不可避免地会触及效率问题。

  以效率来反对民主,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这是美国国内政治的一个缩影。美国学者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 Keohane)认为,美国国内三权分立所导致的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互相制衡,以及美国的选举民主,造成了其政府往往在其施政期间造成不可避免的“短视”,追求短期利益。所以,美国往往难以看到长期利益。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问题上,美国以效率为理由反对安理会扩大,眼光似乎并不是很长远。毕竟,现在和50年前的世界已经大不相同了,联合国改革总得继续下去,改革应有利于多边主义,这是肯定的。

  无疑,效率是个重要原因,但是美国国家利益和单边主义的梦想可能更为重要。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的,“美国作为世界最强国,它在世界各地卷入有时是主动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即而来的意志的较量,在世界上施加影响。”

  但是,美国与其大行单边主义之道,还不如多费心思去研究一下哪些合理的机制能够更好地化解目前的一些国际间的利益纠纷,或许合理的国际机制的正义性要比单边主义的正义性高得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