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警惕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 09:14 中国经济时报

  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稳

  见习记者 王宇新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711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010亿美元,同比增长达51.1%。同往年相比,今年的外汇储备增长迅猛。那么,今年外汇储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迅猛
的增长?对宏观经济有什么影响?在这种增势迅猛的情况下,政府应如何调整相应政策?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稳。

  中国经济时报:上半年外汇储备同比增长高达51.1%,在新增的1010亿美元外汇储备中,374亿美元为顺差收入,339亿美元为新增投资,274亿美元为国际游资。您认为今年的外汇储备为何出现迅猛增长的势头?

  王稳:外汇储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外商的直接投资、贸易顺差和国际游资。今年我国外汇储备的超额增长是虚增长,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涌入是造成超常规模外汇储备的一方面原因。也就是说,外汇储备的增长不是由于实际的贸易而产生,也不是资本账户的增加,更不是由于国民经济交易方面带来的收入,而是大量国际游资的冲击。真正的外汇储备的增长应该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是相关的。如果国民经济增长10%,那么有效的外汇储备的增长也应该是10%左右。这种超常规模的增长是机械性的,而不是经济发展内在的增长,不是国民财富逐步地、稳定地增长。

  另一方面,则由于资本监管存在着较大的漏洞造成的。央行强制干预资本账户,资本账户没有开放,投机热钱是不应该进入的。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

  最后,则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由于人民币预期会升值,国际游资在资本市场上大量抛售美元,购置人民币,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也不得不大量购入美元,抛出人民币。

  中国经济时报:有人预测,中国外汇储备年底有可能达到9000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考虑到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因素,您认为对中国来讲,711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多不多?它会给中国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王稳:央行外汇储备的成本既有直接成本,也存在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用于商品、劳务的进口,增加国内就业与国民收入。间接成本就是指对我们汇率制度的影响。如果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可能会冲垮我们的汇率制度。由于目前的外汇储备并不是健康正常增长的,所以显得多了。它包含一种投机的成分。一般来讲,外汇储备的一个合理的规模是能满足一个国家或地区3个月进口需求。超过这个规模,就会对宏观经济效率产生影响,或者对宏观资源的配置有影响。由于存在着监管疏忽和国外投机力量的干扰,这就表明现在的外汇储备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个人认为,当务之急是如何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使外汇储备的增长保持一个良性的增长速度。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是警惕货币的美元化,丧失国家的经济主权,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要使我们的汇率制度能更好地应对国际游资的冲击。

  中国经济时报:既然它对中国经济会造成如此影响,那么,您有什么政策建议?

  王稳:从外汇增长的角度来看,要适时调整汇率政策,其中,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关键。国际游资目前在赌人民币升值,其背后实际上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较量,如美国一直给人民币加压,试图主宰国际货币制度和国际经济的货币格局。

  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上,人民币升值是一种可能的选择。我们的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即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方式。人民币升值后究竟对经济影响是好是坏还值得商榷。如果对于出口的影响较低,则人民币升值可以削减游资在中国的影响。目前投机力量寄希望于人民币的升值,央行如何应对投资预期?我认为惟有人民币升值是比较正确的选择,而且越早越好。

  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是另一种可能的方式。目前,我们的汇率是有管理地浮动,即盯住美元,对欧元和日元是波动的。在外汇储备资产当中,如果要策略性的升值,必须完成外汇储备结构的调整。在对美元升值的时候不一定对日元升值,如果降低美元的持币成本,就可以减少损失,可以将持币结构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范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