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现实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 18:04 南方周末

  ———访社会责任国际亚洲总监马英

  □本报记者 余力

  许多人认为,SA8000是西方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标准,这不是事实。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提出了现实要求,中国企业可以因为承担社会责任而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
,这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记者:国内有一种声音,认为CSR(企业社会责任)对于目前中国而言,是一种奢侈的、不合时宜的善意,SA8000更被指责为西方贸易壁垒的工具,作为SA8000体系的研究者和推动者,您如何评价这种看法?

  马英:SA8000负担太重了,我们只是一种指标而已。现在在百度搜索SA8000,中文信息达到8万多条,中国可能是全世界讨论SA8000最多的地方。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CSR运动的起源。1980年代有关劳工权益的全球化讨论已经开始,国际劳工团体已经开始与跨国公司争论,要求他们为供应链的行为承担责任。

  为了维护自身的商业利益,1991年美国Levis公司就有了自己的行为准则,1994、1995年他们已经建立起社会责任审核体系,开始审核供应商。

  有人认为CSR是很奢侈的善意,是企业应尽义务之外的东西,甚至是慈善事业。可是,谁能说不雇佣童工、支付合法的工资是奢侈的行为?

  对于SA8000,我们在开篇就强调,“公司必须遵守国家以及其他适用法律……”国内劳动部门的人在与我们交流时说,仔细研究之后,认为SA8000的标准不高于劳动法,内容上并不超越,只是细节有微调。

  比如,我们认为最低工资应该是指生活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这样才能保证劳工养家糊口的权利,否则遇到印尼那样1000%的通货膨胀率,再快的工资增长也赶不上物价的上涨。事实上,直到2001年,跨国公司对这一条还有抵触。

  SA8000大多数的内容甚至是全部的内容只是最低要求,是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必备的东西,它与“以人为本”的国策暗合。

  我工作的机构SAI(社会责任国际)在1969年成立,是一个以研究为主的非赢利机构。它的创始人是华尔街分析师,从事两年金融分析之后,她感到自己一直只与数字交流,而没有一套体系来评估公司与环境、与社会的关系,也没有体系评估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她决定自己研究这些体系,于是辞职创建了SAI。

  1997年我们提出了SA8000标准,这只是我们研究的成果之一,它的特征就在于它不属于NIKE、REBOK或任何一家企业,它是一套独立的生产行为准则,也是一套管理系统,所有公司,包括不准备申请认证的公司,都可以使用这套体系,用以提高劳动条件。

  总部设在纽约,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多边的国际组织,董事会有来自欧洲、南美、亚洲的不同成员,他们包括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和工会。

  记者:SA8000的提出,也许与贸易保护主义无关,但不排除它被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这样的可能性存不存在?

  马英:SAI的董事会成员中,有玩具反斗城、DOle、Otto-Versand、Gap等跨国公司,它们的总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美元。跨国公司不支持贸易保护主义,不愿意在供应链增加任何成本,但他们最得罪不起的是自己的顾客,承担社会责任是他们万般无奈下的选择。他们的真实动机是风险控制。

  许多人认为,SA8000是西方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标准,这不是事实。根据今年一季度的数据,目前获得认证最多的国家不是中国(94家),而是意大利(192家)。意大利的地方政府专门推出奖励措施——通过SA8000认证的企业,政府招标时将优先考虑。亚洲国家中,越南在与美国的WTO协议中包含CSR条款,越南政府成立专门的CSR部门,在印度也已发出92张证书。但中国的民间是最积极的。

  记者:民间的积极和舆论的争议,这是有趣的组合。

  马英:中国的现实已经提出了要求,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大家都想谈这个话题。如果倒退15年、20年,在一穷二白时,这个话题确实有些奢侈。

  15年来,一些地方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水平没有提高,工人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自然要走了,于是去年开始出现了民工荒。

  今年中国纺织品遇到了美国和欧洲的设限,国内企业已经有了慌乱的感觉,可是到2008年1月1日(三年过渡期结束),那时才是决定性的日子———跨国公司的供应链一定会重新洗牌。国内制造业的风险在增加,而社会责任将和产品质量、价格、供货期一样,成为跨国公司采购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这样的事例已经能在全球范围内看到。中国企业感受到了压力。

  至于舆论的不理解,主要出于对成本的担忧。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付出成本。比如,要通过SA8000认证,需要支付两方面的费用,一是审核/认证费用,再者是改进的费用。认证费用与ISO9000相当,国内企业可能还可以接受,但改进的费用许多企业受不了,比如侪达制衣厂,他们在工人身上的支出增加了30%以上。

  许多人认为追加的成本是很大的问题,但也许更恰当的问题是———这个成本要不要追加?民工荒已经在给出答案。即使为了将来在供应链中更有竞争力,中国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更善待雇员的方式。

  记者:一方面,有人认为你们推动SA8000是出于赢利动机,另一方面,我们了解,一些国内企业在被动地应付审核,甚至有欺骗的行为,使证书的公信力受损。你们持怎样的立场?

  马英:SAI不直接从事认证,我们是非赢利组织。相较于证书的数目,我更关心有多少企业在做实质上的改进。我们更希望中国的企业借鉴我们的标准,改进生产条件,真正具有竞争力。

  SA8000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从来没有奢求能在中国发证书发到30万张(现在中国已有30万张ISO9000证书)。我个人90%的兴趣在非认证方面———在中国出差10天,我9天在探索改进的途径,只有一天在做推广。

  至于审核的控制,我认为,没有一个公司能监控所有审核,但在目前的条件下,审核是不能缺少的方式———首要的任务是把改进的过程启动了。至于能否超越审核、如何超越,需要各方一起寻找途径。

  证书是外因的要求,社会责任真正得到体现,需要内因———企业自觉有改进的需求。对于所有在中国推进CSR的人员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对内因的推进。

  记者:对您个人而言,SAI的工作是理想还是职业?

  马英:我选择进入SAI工作,1990年代初发生在珠海的一个事件是诱因之一。当时一家韩资企业要求工人集体下跪,一位工人因不愿下跪被开除。当时我还在国内,下跪事件给了我很大的刺激。2002年我加入SAI,感觉离个人理想更接近了,但也更相信操作性的东西。于我而言,现在正在学习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掌握平衡。

  记者:在中国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有怎样的感受?

  马英:现实在进步。在美国,有人提出要抵制血汗工厂,抵制中国商品,我认为这不是办法。SAI不是抵制性机构,SA8000是自愿标准。我们相信持续改进的模式。

  中国企业可以因承担社会责任而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这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星巴克有一个“公平贸易咖啡”安排———每周有一天卖“公平贸易咖啡”,比平日的价格要贵。现在每年公平贸易咖啡有4亿-5亿美元的市场。参与这个贸易的一个意大利人,准备扩展到服装,他希望“公平贸易衬衫”要由有SA8000证书的企业加工,现在他已主动向一家深圳的企业提出合作要求。

  最初,我们把中国企业的反应用PRC形容。Passove—被动的、Resistant—抵触的、Confused—迷惑的:4年前,我在国内培训企业时,屋子里一半的人在睡觉;2-3年前,开始质疑:“这是不是采购商的游戏?社会责任部要我们做好事,采购部却在压榨我们!”

  但从去年以来,开始有企业请教,如何表达对员工的尊重,这使我欣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