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标普缘何调升中国主权评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 11:36 金时网·金融时报

  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20日把中国“BBB+”的长期政府本外币评级和“A-2”短期政府评级分别调升至“A-”和“A-1”,评级展望为正面。当天标准普尔还把香港特区的长短期外币政府评级调升1个级别,分别至“AA-”和“A-1+”,评级展望为稳定,并同时确认了香港的本地货币评级。标准普尔说,香港主权评级获调升,与内地评级被调高有关。

  据悉,中国“A-”的长期主权评级是标准普尔第七高的投资评级,与韩国和马来西亚的评级相同。在另外两大评级机构———惠誉国际评级公司和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给予中国的评级中,前者与标准普尔相同,后者则要高出一个级别。

  荷兰银行集团驻新加坡的亚洲金融市场主管蒂姆·戈登认为,此次评级上调是一个“迟到的”决定,“它是对中国远远高于‘BBB+’评级的承认”。

  标准普尔在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指出,“政府积极重组金融体系和不断改善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促成了此次评级上调。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使政府有能力在过去两年内向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银行注资600亿美元。根据中国政府刚刚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受出口和投资的推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9.5%。

  标准普尔认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的稳定促成了经济的良性循环。虽然面对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中国决策者仍然能够坚定不移地以渐进、稳定而可预测的方式推行改革。这使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更加令人乐观,并同时强化了决策者可以运用的财务资源,包括政府财政收入和中央银行资产。

  中国政府在财政弹性方面有所提升有助其处理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即银行体系较为脆弱的问题。汇丰银行高级固定收益分析家DevendranMahendran表示,“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步骤来改善这一领域,重新调整银行的资本,改善银行的风险管理”等等。

  目前,中国政府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成效。国有企业营运现金流量增加以及银行监管趋于严谨已改善了中国银行业现有贷款组合的质量,外资参与的增加也将强化银行业的素质。通过对金融业实施重组,中国政府将降低其或有负债开支,并改善中国高储蓄率的分配,促使部分资金流向投资回报更高的领域。

  金融体系的改革使中国政府的信用实力得到提升。中国拥有极佳的发展前景以及强劲的对外收支状况,预计中国2005年底的外部净资产将上升至占经常账收入的80%。不过,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周彬指出:“中国上述信用优势受到一些因素所削弱,这些因素包括高水平的政府债务和或有负债,以及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和较弱的货币弹性。”

  标准普尔预计,中国领导层在面对当前汇率政策问题的争议上,将会继续采取有序渐进的方针,以便在维持出口竞争力的同时不会引起主要贸易伙伴的报复性行动。

  据悉,中国的正面评级展望是标准普尔预计中国领导层能继续有效推行经济改革,并继续带领国家朝着更加富裕的方向前进的反映。标准普尔表示,如果中国能够通过更具弹性的利率、物价控制的放宽以及非贸易部门的产能提升,加快经济的进一步开放,评级将有可能继续获得调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评级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