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国经济的N个变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 07:58 中华工商时报

  王擎/文

  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从与世界经济互动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现实已逼得我们无法再延续以前的韬光养晦政策,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经济中,换句话说,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来处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这才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最大的变数。

  有报道称,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在6月23日分别约见了国内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商讨下一步的宏观经济对策。这则新闻颇引人注目。

  其实,类似的经济问策会年年召开,每年年中和年末,国务院总理都会召开由经济学家参加的宏观形势问策会。但是,通常情况下,各部委都有自己的研究单位,这些研究单位所承担的职责就是为其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宏观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而此次,重要决策部门邀请社会上的经济学家召开问策会,除了显现出这些部门经济决策的依据更为全面和民主外,更重要的一点,还凸显出当前经济环境的复杂性。

  报道称,这次约见并没有达成任何共识。这种结果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中国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经济学界事实上是各有说法,并且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笔者日前参加了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召开的一次经济形势讨论会。之后,中华工商时报的报道中说,来自于国内各门各派的20名著名经济学者经过4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后,取得的近乎惟一的共识:中国经济呈现下滑态势。但是,在更多的问题上,学者们看法各异,莫衷一是。对于“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软着陆”、“通缩是否已经到来”、“对房地产是否还应继续宏观调控”等重大问题,更是各执己见,对垒鲜明。

  在此次研讨会上,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晓认为,目前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宏观调控已经到位。话音未落,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郭克莎明确表示反对赵的结论,认为说经济已软着陆还为时尚早。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今年内物价水平肯定呈现负增长,通货紧缩不可避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则指出,发生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不大。对于目前的热点房地产问题,赵晓说,在当前的总需求态势下,要把房地产干掉,是不理性的。而来自于此轮宏观调控的主力军———发改委的宏观室主任王小广则坚决指出,绝对不能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此等针锋相对的观点不一而足,中国经济形势有了些“雾里看花”,总也不清晰的味道。

  经济学家刘伟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经济目前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复杂的一个时期,有三大矛盾并列着。

  第一对矛盾: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改革开放26年来的平均速度,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平均增长速度。今年我国的GDP增长会控制在9%左右,低于平均增长速度,肯定不属于过热,不应该实行紧缩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虽然比去年略有降低,为24%,但仍超出了正常波动的上限,肯定是过热,应该紧缩。扩张还是紧缩?难以抉择。

  第二对矛盾:当前的经济增长在9%左右,而物价总水平增长在3%-5%之间,这绝对是高增长低通胀。这个物价总水平是经过了五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才把它拉上来的,如果稍有紧缩,就会再次掉进通缩陷阱。而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的预期很高,厂商对投资品、消费者对农副产品和住房的价格上涨非常担心,如果这种预期到达临界值,当期的消费会立刻增高,把物价水平拉得很高,所以也不能扩张。扩张还是紧缩?还是难以抉择。

  第三对矛盾:经济增长和失业率成反比。1998年到2002年,五年间GDP平均增长7.3%,而2003年猛增到9.3%,2004年是9.5%,今年一季度是9.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反弹得这么快,失业率应该下降才对,但事实上失业率在上升,前几年的失业率是3.4%,今年很有可能超过4.5%。如果继续扩张则可能在不长的时间里形成总量过热,若紧缩则失业势必进一步严重。

  这三对矛盾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总量上难以选择:如果紧缩,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的预期,有利于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速度;然而失业率这么高,再紧缩社会可能会不稳定,物价水平这么低,再紧缩就掉到通缩里,所以不敢紧缩。如果扩张的话,现在通胀预期这么高,结构失衡问题这么大,可能稍微扩张,结构失衡一夜间就能转换为总量的失衡。

  的确,中国经济内部本身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深,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将会越来越复杂。因为中国的经济问题已不再是中国的问题,其中会掺杂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因素。

  经济学家张曙光算过这样一笔账,中国目前出口在30%多的增长率,但GDP的增长只有9%多,这是个问题,而且不是好事情。他用2004年的汇率计算说,目前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70%。而现在贸易还在以30%多的速度增长,GDP只增长9%左右,依存度将会越来越大。

  中国已离不开世界经济,就如世界经济也已离不开中国一样。

  来自于中国新闻社的一篇报道说,源源不断来自中国大陆的资金投入洛杉矶房地产市场,而且中国购买美国国库债券的金额大得惊人,2004年时2000亿美元,2005年可能达到3000亿美元,短期内虽然对提供资金、活络美国经济大有帮助,因此当地房地产发展商普遍看好洛杉矶经济前景,认为数年内经济发展无虞。

  中国的经济实力甚至于已经影响到了美国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中国因素拉动美西岸经济,间接成世界经济驱动力。”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汇率改革。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汇率改革牵动了全球的神经。

  因此,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从与世界经济互动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现实已逼得我们无法再延续以前的韬光养晦政策,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经济中,换句话说,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来处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这才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最大的变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经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