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两个市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7日 09:17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秋风 导致安徽泗县大庄镇300多名儿童入院检查、治疗的甲肝疫苗,是由安徽人张鹏供应的。媒体报道说,同样是这位张鹏,曾向宿迁市妇幼保健所供应乙肝免疫白蛋白、流感疫苗等九种免疫疫苗共6000余支。
有意思的是,药监部门发现,上一次,张鹏所供应的疫苗并非假货,所以,也就只是以张鹏没有经营疫苗的资质为由,对其罚款了事。由此大体上可以推断,张鹏尽管是个商人,但似乎还算不上“奸商”。他出售的疫苗都是正品。因而,如果说张鹏有问题,那最大的问题不过是,他不具备经营疫苗的资质。 不过,可能正是这一点,让他获得了最大限度的经营自主权——虽然带有地下色彩,因而也就成了基层防疫所和疫苗生产企业的好朋友。在乡镇防疫所之上,省、市、县层曾设有防疫机构,他们也可以向生产厂家订购疫苗,然后层层下发——不过,不是免费的,所以,其实是转售倒卖。与此疫苗供应体系相比,张鹏们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从生产厂家的角度看,官办机构缺乏商业信誉,不能及时付款。而跟张鹏,则是现金交易,企业当然乐意与张鹏做生意。 从基层防疫站的角度看,省、市、县防疫机构的供应链条,确实可以为疫苗供应的品质安全提供一个较好的保证。不过,这也是一个昂贵的保证。疫苗每经过一级,都被层层加码,且加码的幅度令人咋舌。事件发生地大庄镇曾向泗县防疫保健站购买过甲肝疫苗,价格为每支11元,而张鹏的报价仅为4.5元。 这个时候,基层防疫站有巨大的动机从张鹏们手中购买疫苗:因为利润可以大幅度提高。 于是,对于张鹏这类私人疫苗商贩,上级政府肯定会严厉地查处、打击,理由当然是违法违规。不过,恐怕也不能排除一个理由:张鹏切断了省、市、县防疫部门的生意链条,抢走了他们的生意和利润。可以预计:政府防疫部门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阻止私人企业直接向基层防疫机构供应疫苗。即使拥有资质,也会被以种种理由收回。张鹏原来就有资质,后来却被取消了。 旁观者们听到防疫部门——从省、市、县,一直到最基层的乡镇——竟然追求利润,肯定会大怒。不过,防疫部门也有一肚子的苦水。比如,大庄镇防保所有6个工作人员,财政只给其中4个人每月发150元钱。把任何人放到这样的位置上,恐怕都不得不去想一点儿生财之道。至于省、市、县的防疫部门,情形也许不会这么悲惨,但也不会很乐观。 也因此,本来应当由民众自愿接种的二类疫苗,基层防疫部门也经常强制要求某一人群全面接种,凭空制造出一份生意好赚一份钱。比如,这次大庄镇接种的甲肝疫苗,就并不在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内,而属于自愿接种的范围。而学校经常是这种强制接种的受害者,当然其中的某些经手人恐怕也得到了好处。 于是,在某些地方,由两套疫苗供应体系,构成了两个并行的疫苗“市场”:一个是政府防疫部门经营的伪市场;另一个是张鹏这样的商贩经营的地下市场。 这两个市场,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市场,也不是健全的市场。各地发生的疫苗事件,通常就是由这两个市场中的一个或两者混合导致的。 解决之道在于:取消一个市场,健全另一个市场。 伪市场应当予以取消。也就是说,政府防疫部门承担列入国家和省、市、县免疫规划的疫苗的供应与接种服务工作,维持这些部门的经费、疫苗购买、供应、分发的费用及相关开支,全部由政府财政提供,不得带有任何经营性质,民众完全免费享受接种服务。强制意味着免费,这一原则将彻底取消伪市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