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数字商业时代: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热背后的理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 17:07 《数字商业时代》

  刘刚

  不管是联想、明基还是海尔都在积极实施海外并购,因为对他们而言除了并购其他方式的投资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就在明基于2005年6月8日在北京正式宣布收购德国西门子全球手机业务之后仅仅2周之
内,又传来消息:海尔已经联合两家美国私人投资公司提交了收购美国第三大家电企业美泰克的申请,出价为12.8亿美元。在跨国并购中,近期中国企业可谓频频出手,“中国军团”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引起国际企业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国际并购中的“中国军团”

  事实上,中国企业已有超过20年的海外并购历史。早在1984年,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就联手收购了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公司——康力投资有限公司,首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先河。但长期以来,并购并未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全球出现大规模的并购浪潮时,中国企业基本上只能远观。

  但从2000年开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步伐明显加快,开展了一系列非常有影响的并购活动,包括:浙江华立并购飞利浦的CDMA部门,发家于广东惠州的TCL相继并购了德国施耐德电视公司、法国汤姆逊公司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京东方并购韩国现代显示株式会社,靠卖电脑起家的联想集团经过20年的奋斗之后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收入囊中,中海油收购印尼油田和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上汽并购韩国第四大汽车生产企业双龙汽车,五矿并购世界矿业巨头诺兰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将其并购的触角伸向海外的石油、天然气、铁矿、钢铁厂及各类消费品制造业。

  2005年2月初商务部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到2004年底,经商务部批准备案的中国非金融类境外企业达到8300多家,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近370亿美元。据有关专家估计,在目前对外直接投资中,大约有40%是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进行的。无怪乎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会预测:“2005年以及未来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并购圈中的重要国家。”

  “中国军团”海外并购的动因

  这种海外并购热潮的兴起,是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而言,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多从出口起步,而后是绿地投资(新建企业),最后才是海外并购。

  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无论从市场、资源的角度而言,还是从技术、管理的角度而言,都有了实施海外并购的需要。正如海尔CEO张瑞敏所言:“海尔的国际化到了一个关口,正遭受国外竞争对手的阻击,过去了就是成功人士,过不去就将成为烈士。”另一方面,到2004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6000亿美元,庞大的国家外汇储备再加上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从市场的角度而言,国际市场对于中国企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的285种工业产品中,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生产能力利用率<75%)的产品就有218种,占76.5%,表明众多产业和产品的生产能力普遍过剩。随着国内相对需求的进一步萎缩,生产能力闲置程度进一步加剧,这在一些行业(如家用电器)中表现非常突出。因此,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必然。

  同时,为了缓解中国出口产品对本国所造成的巨大的就业压力,近些年来,许多国家或地区实施了反倾销调查。2004年,共有15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启动了49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发达国家是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主力,2004年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新立案件31起,所占比例为63.3%。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一直位居WTO各成员的首位,而中国本土企业的胜诉率只有35.5%。当其他国家或地区纷纷对中国出口产品举起反倾销盾牌时,中国出口产品的低成本优势也就大打折扣了,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

  最初,中国企业实施的“走出去”战略几乎是清一色的绿地投资形式。以海尔为例,1999年公司在菲律宾建立了第一家海外工厂,此后,海尔的工厂又开到了美国腹地南卡罗莱那州。毫无疑问,这种绿地投资形式可以使中国企业逐渐积累海外扩展的经验,降低海外扩张的风险,但缺点也非常突出,建设的周期较长,扩张的速度过慢。2004年,海尔全部收入达到1080亿元人民币,而来自海外的收入仅有10亿美元,不到其总收入的8%。在美国,海尔占领的主要是以小冰箱为主的小家电市场,没有进入家电的主流市场,市场形象定位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海外并购自然就受到了中国企业的青睐。但是,如何利用被并购企业已有的销售渠道和已经深入人心的品牌是它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在以280万美元收购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UAI公司21%的股权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之后,万向集团利用其品牌、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络,增加了自身产品的销量。

  此外,自然资源的短缺是影响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大瓶颈。在未来20年内,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将至少出现上亿吨的供给缺口。因此,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三大石化企业无一例外地参与了海外并购,以便获得更多的优质能源供应来源。首钢、宝钢等钢铁生产企业因为同样的原因在秘鲁、澳大利亚收购铁矿。

  当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背后还有技术方面的动因。明基对西门子手机业务的收购,可以使它完全获得西门子在手机领域拥有的1000多项专利,覆盖范围包括2G、2.5G和3G,仅核心专利就有几十个。

  国际品牌企业缘何退出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对象都是一些大名鼎鼎的品牌企业。那么,这些国际品牌企业何以愿意将手中的某项乃至全部业务拱手让出呢?

  国际品牌企业退出某一业务领域,主要是出于强化主业的考虑。它们所退出的领域,大多面临着巨额亏损的困扰,无论是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还是西门子的手机业务,都面临着相同的亏损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大量消耗现金,还不如适时退出,以便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壮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以西门子为例,为了甩出手机这一“包袱”,西门子甚至为明基送上了一个令人艳羡的“大礼包”:西门子手机业务在净值无负债的基准下,将包括现金、研发中心、相关知识产权、制造工厂及生产设备等在内的资产完全转移给明基;由西门子提供约计2.5亿欧元的现金与服务,投入未来手机核心专利的开发、营销及品牌推广活动;以5000万欧元购入明基股份,成为明基的战略性股东。

  这样,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具有扩张的需要和扩张的实力,另一方面是国际品牌企业由于丧失竞争优势而急于退出某一业务领域,双方之间的并购交易也就在所难免。

  可见,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将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中国企业能否真正实现海外并购的初衷,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将取决于它们海外并购实施过程中的谈判能力以及实施并购后的整合能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海外并购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