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纷争:企业仍显较强烈投资意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 15:09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评论员 欧阳觅剑 人们常说,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它们的增加都能带来GDP的增长,但发生作用的方式并不完全相同。投资通过增加固定资本和存货,使社会生产能力提高、产出增加,直接对GDP产生作用;而消费和出口则要通过投资对GDP施加影响。生产需要转变成消费(出口是国外的消费),其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从长期来看,消费的
在中国目前GDP的结构中,投资所占的比重比较高,资本形成率在40%左右,2004年这个数值更是高达45%。有人担心中国经济过分依赖投资,如果投资因为宏观调控等原因下降,将使经济迅速变“冷”。从长期来看,经济过分依赖投资的说法不能成立,因为投资最终是依赖于消费。投资比重高既然是多年以来的现实,那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由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最终消费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改变。这样的结构可能是效率低下的表现,但也能维持GDP的增长,这为中国以往的经历所证明。因此,没有必要为“过分依赖”而担忧,更不能因此而断言中国经济可能变“冷”,我们应该具体分析那些影响投资的因素,进而形成对GDP增长趋势的判断。 投资长期来看取决于消费的规模和水平。这几年来,因为经济增长带来的积累,社会消费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具体表现为比较落后的地区消费能力也有所提高,工业制成品由沿海向内地、由城市向农村普及;国内消费加上出口,能够使制造业达到比较大的规模,从而形成对能源和原料等上游产业的较大需求,带动工业化程度的深化。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使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增长加速期,今后两三年仍然处于上升周期,投资将跟随这个趋势,会有比较大的增长。 投资还会因为短期因素影响而波动,宏观调控就有这样的作用。有人认为这些短期因素已经影响到投资的增长,他们的证据主要有两个,一是某些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二是工业利润增幅减小。 一些媒体报道了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其他一些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的消息。实际上,不只是这些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现象在沿海发达省份比较普遍,东部地区2005年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比去年同期下降9.5个百分点。但也有一些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并没有放缓,江苏和山东的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有比较大的提高。中部地区增幅的下降也比较缓和,从去年1-5月的40.7%下降到今年1-5月的34%。各地区之间的变动步伐并不一致,全国总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并没有急剧放缓,只从去年1-5月的34.8%下降到今年1-5月的26.4%,考虑到去年增速比较快,基数比较大,今年的增幅仍然相当可观。还有一个可以说是利好的变化: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在提高,从去年1-5月的40.5%提高到42.1%。这是投资结构的变化,而结构变化往往预示着GDP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工业利润增幅减小也是事实,2005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9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而去年同期的增幅为43.7%。但是,因为去年增幅大,今年增幅小一点,也不致使利润下降到企业可接受的水平以下,从而改变他们的投资意愿。 实际上,企业的信心仍然比较高。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5年第二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8.5,分别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7.4和3.0点;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1.7,分别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0.8和2.7点。虽然有下降,但仍然远远高于100。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对未来的判断仍然趋好,仍然会有比较强烈的投资意愿,当然,意愿能不能转化为现实,还取决于其他一些因素,比如获得贷款和土地的难易程度,但有着良好预期和信心的企业,应该会有解决的办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