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2005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 正文
 

在八国峰会上发出声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 16:00 经济观察报

  覃里雯

  和2003年6月的八国峰会相比,中国在2005年7月的八国峰会上需要谈论的核心话题变化不小。今年的八国峰会延续了南北非正式对话机制,两个主要议题,一是增加对非洲援助,二是减缓全球变暖。而对于中国来说,必须在这个时候关注的紧迫问题却是解决 “中国威胁论”造成的负面效应,2003年的朝鲜核武器问题和伊拉克重建问题都已经退居次要位置

  出席“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国领导人对话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经开始作出这样的努力。在他发表的题为《携手开创未来 推动合作共赢》的书面讲话中,他说:“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不断加大。”

  显然,在八国峰会这样一个平台发出我们的声音,是目前一个不错的选择。

  两年前,胡锦涛主席作为第一个出席八国峰会期间举行的南北对话的中国领导人,曾引起非同一般的关注。一直将八国峰会称为“富国俱乐部”的中国因为那次的走近G8而获得世界全新的关注。当时有海外媒体甚至这样评价:长期作为发展中国家捍卫者的中国,第一次出现在6月的八个工业国举行的八国峰会上——这显示它的外交政策的转向,即从成为革命力量转向成为世界事务主要参与者。

  一个值得注意的背景是,联合国在今日世界中的作用不断受到影响,这也多少影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发出的声音如何能够有效传达给全世界,八国峰会成为中国表达意见的另一个舞台。在2003年的那次峰会上,布什总统和胡锦涛主席单独商讨了朝鲜的核武器问题,该会议也是伊拉克战争之后理顺中美关系的一个契机。从现实来看,这是一个目前全球最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安全议题得到商讨和作出决定的地方。

  中国第一次参与八国峰会南北对话,完成的是一个自我身份定义的丰富,明晰了她在世界舞台上的积极参与者的身份。因此,初次登场的中国的主要任务就是到场。将胡锦涛主席第一次出席八国峰会诠释为“更加务实”是没有错的,然而,这个转变与丰富其实是个长期过程,并非2003年的特有现象。而在2005年的这次八国峰会上,这种务实的做法就显得更加重要。中国在加入WTO之后面临的很多具体问题正在逐渐显现,需要立即解答。

  比如“中国威胁论”,就正在从学院和政治团体扩展到更宽的群体。今年以来,由于世界贸易组织各国依照约定取消纺织品进口限额,欧美市场一时间在短期内出现了中国纺织品进口剧增的情况。欧美贸易保护主义者立即就此大造舆论,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称中国的“不正当竞争”损害了贸易公平原则。

  一段时间内,美国国内要求人民币放松汇率的声音几乎引发了一场贸易战,但自5月20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发言,称人民币升值不能扭转美中贸易逆差之后,这个压力开始有所缓解。然而中国依靠“人为贬值”的货币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论调却获得了根深蒂固的市场。

  另一个引发“中国威胁论”的新近事件是中海油竞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中海油的强有力竞争再次引发了美国国内一些人的恐慌,因而谈及中国“威胁美国能源安全”的可能性。这个论调并不为美国主流媒体所支持,但中国的能源和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确实将影响全球油价和矿物价格的未来,甚至,联想、TCL等公司并购IBM个人电脑和Tomson彩电等公司并购事件也给外界造成了某种不安。

  同样的情绪也曾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收购欧美大公司的时候蔓延全球。然而,在美国军事管辖下的日本无需面临中国今日所面临的遏制。在过去几个月里,美国先后迫使欧盟放弃解除对华武器禁令,迫使以色列停止对华军售。台海问题、中日历史问题和东海之争都可能导致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

  一位中国国内学者说,中国外交现在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想让其他国家轻松对待她。在世界眼中,中国正在脱离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成为一头莫测的巨狮。

  而这正是胡锦涛主席在此次八国峰会上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次,除了到场,中国领导人和外交家还积极地发言。一个飞速发展的大国不仅要“韬光养晦”,发出友好的声音,还将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这包括东南亚海啸之后的迅速反应,也包括在八国峰会上开展南北对话;除了加强地区合作和融入全球市场之外,如何向世界重新描述和定义自身将成为中国与世界在新世纪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