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真的来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 11:48 《中国企业家》 | |||||||||
文/本刊记者 岑科 有一则关于经济学家的笑话:调侃者说:“经济学家预测出了过去5次衰退中的9次。”而眼下,“通缩”似乎真的来了。 6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它比去年同期上涨
虽然很多人会认为经济学家有些“神经过敏”,但他们的观点却能对现实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6月24日,一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向《中国企业家》记者介绍,当前关于中国经济是否面临“通缩”的争论已经反映到决策部门,“这两天各部门都在开会研究这个事。”而一旦这些讨论形成结论,就会对下一步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影响。 宏观调控过度导致通缩? 任何一次大的舆论风向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对于当前的“通缩”争论,如果追本溯源,恐怕不能不提到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的学者赵晓。 今年年初,赵晓就在很多场合提出了“宏观调控要警惕过犹不及断送增长周期”的警告。他的观点是,2004年的宏观调控已经收到显著效果,10月底央行的加息已经使宏观调控的效果走向反面,“紧缩过度、价格走低的风险开始显露。” 他认为,名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紧缩导向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整,并且,这一调整最好在2005年一季度有所体现,在2005年6月前完成,“最迟不迟于第三季度,否则,良机丧失,麻烦就会接踵而来。” 时至今日,在赵晓看来,“这些警告正在一步步应验。”不过从今年2月到6月上旬,这些警告并没有得到官方和学界的认同。这期间,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调依然是防过热。 在这样的意识主导下,政府两次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3月17日,中央银行继去年10月加息之后,再次调高房贷利率,意在从需求上遏制房地产热;5月11日,建设部等七个国家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重点打击各路炒房者。 这些政策出台后,媒体上出现很多关于房价下降、房地产市场交易萎缩的报道。但有人认为,这些现象只是暂时的表面现象,房价不会就此停滞不前。另一方面,有人担心,房地产行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核心,如果房地产市场需求下降,投资萎缩,将可能引起钢铁、水泥、建筑、运输等一系列产业的不景气,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下滑。但担忧归担忧,这一段时间,对中国经济“看多”和“看空”的力量尚比较均衡。 6月13日公布的5月份的CPI指标,彻底扭转了“多空”双方的均势,关于中国经济可能趋冷、面临通货紧缩的观点和报道开始形成潮流。 支持“通缩”者说 6月14日,新华社发表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殷剑峰的一篇文章,指出,如果没有较大的政经体制改革的推动,如果紧缩的信贷政策不及早转向,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经济可能坐上飞速下滑的过山车。 支撑殷剑峰观点的因素有除了CPI信号之外,还包括货币供应量继续紧缩。他认为,目前M1和M2增幅仍控制在15%之内,信贷继续偏紧将是一个大趋势,这势必影响到企业融资,从而对投资增长形成制约。 外贸方面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作为观察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外国直接投资(FDI)已连续两个月下降:5月份FDI同比下降22%,4月下降27%。 6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份统计材料显示:今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5.8%,低于第一季度的17.2%和去年近40%的涨幅。这似乎为中国经济面临通货紧缩提供了又一佐证。 光大证券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企业利润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石油制品的价格管制影响了部分企业的盈利,同时,中游企业供给能力的快速释放,大宗原材料价格的高企以及劳动力和信贷成本的挤压也使企业利润率下降。这份报告认为,利润增长的放慢和信贷挤压的持续发展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失去了扩张的动力,并将很快转入下降轨道。 此外,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刘福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等人也表达了要谨防经济通缩的观点。 作为最早提出“通缩”警告的学者之一,赵晓向《中国企业家》表达了对当前宏观调控取向的建议。他认为,政府应该明确宣布宏观调控已经到位,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政府有必要注意适当保护房地产的需求,以维持内需。 反对“通缩”者说 根据所谓的“经济学家第一定律”:对于每一位经济学家,都有相应的、观点相反的经济学家存在。在经济通缩的观点逐渐扩散之后,反对的声音也随之出现。 6月19日,在“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针对“经济紧缩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表示,仅从CPI、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长率指标降低出发,判断中国经济放缓是缺乏依据的。 此前一天,在另一次公开的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CPI不能反映居民对物价水平的真实感受,中国依然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计算CPI数据的居住类10多项中,没有包括房价,只有房租——这是解释上游和下游价格差距很重要的因素。”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也指出,现在的通货膨胀有被低估的问题,因为油、电等的价格还是被政府管制得比较低的。“我们测算出来的虚拟CPI要比国家公布的高2到3个百分点。”他说,判断物价指数还应该看到投资品价格、房地产价格、共同产品价格等其他一些指标。他认为,从居民的储蓄行为、对将来的通胀预期等情况来判断,中国仍面临着隐性通胀的压力。 反对“通缩说”的经济学家还认为,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经济缓慢下降并非坏事。国家信息中心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就表示,“经济从高点向下走是个正常过程,只能说明宏观调控有了效果。” 他认为,对房地产、钢铁等行业的局部调控要应该继续进行。 模棱两可者说 更多的经济学者表示,当前的统计数据还不足以对宏观经济走势做出判断。在房地产泡沫争论中广受注目的学者易宪容指出,中国经济一方面GDP高速增长、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进出口贸易一片繁荣、生产品价格指数仍然走高及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M2的增长放缓、CPI连续几月下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下降等等。这些现象既可以表明国内经济仍然面临过热,也可得出经济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结论。在此种局面下,曾经在2003年7月最早指出中国经济面临过热的经济学家樊纲也不得不承认:“就现在的情况来讲,信号确实比较复杂,分析起来比较难。”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宋国青也有点含糊。他说,目前的情形还不能说经济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但“通缩的影子确实有所显现”。他认为,现在中国经济处在总需求比较疲软时期,需要微调,但问题不严重。不过,他担心,目前如果把政策重点放在用紧缩的办法来防止通货膨胀,“搞不好会导致通货紧缩。”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则从另一个角度对《中国企业家》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媒体和经济学家对短期宏观经济指标如此关注不是一件好事。“经济发生一些波动是很正常的事,市场自然会进行调节。”而现在,舆论对经济指标的评论“恨不得关注到每一个月”。这样一来,给宏观调控决策者的压力太大,结果就是政府不断地进行调控,而越调控就越容易干扰市场信号,“就越看不清楚形势。”因此,魏建议,对短期的经济指标变动,政府要提高一些承受能力,社会也要提高一些承受能力,不要轻举妄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