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暴发背后的发展成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 11:39 人民政协报 | |||||||||
湖南“5·31”特大洪灾刚刚过去,6月10日,再次成为一个令人悲怆难言的日子。同样是因为洪水,夺去了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不少小学生和村民的生命。南方都市报评论员认为“天灾”中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学校选址失当、预防措施缺乏和救援不及,倘若没有这些人为因素,相信不会有如此众多的生命就此逝去。” 接二连三的山洪暴发,应该反思的有很多。已有研究表明,人类各种生活、生产及工程建设活动规模空前,已经成为地质环境变化和诱发地质灾害的巨大驱动力。人类活动不但能引起岩土的运动和地下水的改变,也使一些
据有关部门的数据,中国的万元GDP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倍~11倍,到目前为止,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已近极限。 物理学中有一个著名术语———“熵”。化学教材中对它的定义是:系统倾向于取得最大的混乱度(或无序度)。“根据熵定律,每当一定的有效能量被消耗掉,周围环境的混乱就会增加。”这给我们的启示发人深省,生态环境的恶化速度与社会的稳定程度是成反比例的。生态消耗越多,社会发展的成本越大,而社会也越混乱。 经济增长必须靠一定的资源基础和环境容量来支撑。人口的增加、经济和技术条件的改善、福利的提高都是以一定程度的生态恶化为代价来实现的。资源、环境等自然条件的恶化,必将滚入下一阶段的发展成本。更令人忧心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自然灾害的频繁有着紧密的联系。林木不合理的采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坏,以及工业化污染造成的土质松软,正是山洪暴发的最主要原因。说到发展成本,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何尝不是“发展”过程中付出的巨大成本。 (彭兴庭)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