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扩张:农民消费扩展是未来最大动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 05:02 第一财经日报 | |||||||||
丁一 近段时间来,随着国内消费物价指数逐月走缓,如CPI从4月份起连续两个月保持1.8%的水平,国内经济即将出现向下运行的声音,同时又成为媒体争论的焦点。尽管我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中国经济通货紧缩在短期内不会出现,中国经济也不会出现下行;但是内需扩张问题确实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内需扩张最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前国内的内需处在什么水平上。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来看,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8%。4月份,这个数字是12.2%,依然维持高增长。但是,消费物价指数却逐月走缓。同时,从国内住房销售情况来看,尽管近一两个月来会有所下降,但在2005年第一季度,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市增长超过30%。而住房的固定资产投资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目前国内个人消费并没有因为某些宏观数据变化而减弱,反之仍然处于快速扩张之中,而个人消费的快速增长,使得宏观调控面临的仍然不是通货紧缩,而是通货膨胀的问题。非市场化的收入不均衡 在国内的内需扩张中,我们必须面对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重要性涉及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动力与是否能够持续增长的大事。一个问题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平衡,中低收入民众的收入水平如何持续得到改善;另一个问题是以高房价为主导的住房消费结构能否持续,以及它对整个内需扩张的负面影响有多大。如果对这两个问题不能密切关注并得以解决,再过几年,经济增长也许真会出现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会财富的分化有拉大倾向。在市场中,由于个人禀赋等条件不同,财富的两极分化是十分平常的事情,但是一个有效的政府会通过合理的税收或再分配政策来调整这种关系,从而培育出中产阶层的消费群体,让这个群体在政策调整中逐渐强大。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中低收入民众不仅是个人所得税的最大承担者,也是利息税的主体。可以说,这样一种税收政策对中低收入消费支出的挤出效应十分明显。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社会财富的不均衡分布并非完全是市场原因,最大的问题在于许多要素的非市场化,使得一些人借助于非市场因素让行业或企业获得暴利,再加上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社会财富再分配功能上有所弱化。贫困化阻碍内需扩张 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增加了中低收入民众生活改善的难度。而低收入民众生活的贫困化,将成为中国社会未来内需扩张的最大障碍。 比如说,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但处于低收入阶层的民众能够有能力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增加自己的消费吗?特别是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农民,有能力在城市化过程中购买个人所需要的住房吗?如果这种转化不能够实现,如果城市化过程中转移的民众没有能力购买,那么,国家保障中低收入民众住房政策再好,企业生产低价住房再多,这种消费也无法转化为现实的或真实的消费,中低收入民众的消费扩张只能是一句空话。 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从农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二是采取有效政策提高中低收入民众的收入。只要农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了,农民消费增长也就自然提高,因此,农民消费扩展应该是中国未来经济最大的动力。如果农民收入水平达到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中国内需肯定会成倍地增长,中国经济消费拉升的障碍也就小得多了。以住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已成为强弩之末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住房消费与汽车消费的问题。这一轮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是建立在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上,而且住房消费与汽车消费成了这次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大动力。但是这一轮住房消费与汽车消费又是建立在个人银行消费信贷的基础上的。 所谓个人消费信贷,就是个人现在的消费使用未来的收入。从这方面看,个人消费信贷必然会以现在的消费挤压未来的消费。从目前中国所出现的情况来看,由于个人住房消费严重超前,不仅使得不少城市个人负债率急剧上升、城市“负翁”增加,而且严重挤压了这些“负翁”现时消费和将来消费。目前许多人为了支付每月的按揭贷款,不仅以往正常消费完全收缩,而且大都成了节衣缩食的“吝啬人”。特别是高涨的房价,更让许多已购房子的民众不堪重负。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居民消费的扩张基本不可能。 因此,以民众住房消费作为各地经济的增长点,尽管在早些时候有一定的作用,但现实已经表明,这种单一的消费结构已经很难持续下去了,特别是当房地产商为了一己之利,把房价推高疯涨之后,这种以住房消费来推动各地经济增长的方式,早已成为强弩之末了。如果目前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变,那么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从长期来看,高房价对国内民众消费扩张的负面影响早已呈现,决策部门对此要有清醒认识,并早作绸缪。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