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不责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2日 12:13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小径 审计局再次发威,危言依然耸听。 6月28日,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上榜”名单依然是各大部委云集,卫生部、教育部、水利部、体育总
审计出了结果,接下来被关注的就是各部委的态度了。说者也许无意,但听者一定有心,已有评论家把他们的回应与表态分了类: “含糊其辞”类型的典型代表是体育总局、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体育总局有关人士以一句“对审计报告正在研究之中”就打发了记者和公众;教育部的回答同样是“正抓紧研究”;而国家旅游局对于违规盖楼的答复是,“今天暂不答复,以后可能会有答复。” “避重就轻”类型的典型代表是卫生部。一句“督促各医院落实审计决定”就把自己置之度外了。 “大事化小”类型的典型代表是水利部。水利部对于滞留资金13.85亿元的审计结果还算认账,但解释说,“资金滞留问题与我国现行的财政计划、预算体制及水利工程建设自身特点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资金滞留是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的,一下子就把责任推给了体制。 审计查处的违纪行为动辄数亿元、数十亿元,按说可以掉不少脑袋了。为什么大家都紧张不起来呢?究竟是审计的威力不够强大,还是事后的司法查处力度不够强大? 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违规”者的涉及面太广,违规的部门太多。所以,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了安全屏障,上下游之间也结成了安全链条。 这种屏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部委与部委之间。卫生部、教育部、水利部、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哪个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国家振兴重要部门。所以,一重遮了百丑。再说,被审出问题的部委越多,某个部委的压力也就越小,普遍犯错成为了“潜规则”。 二是部门与部门之间。仅就卫生部为例,北京市所属的10家医院审计中问题多多,既有向患者多收费的问题,也有给供应商回扣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了多家医院、多个部门,也就涉及了上下游多个环节。虽然这个链条本身不该存在,但一旦存在,就相当坚固。 三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自去年审计风暴以来,已使762人(次)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和以往相比,这种问责力度是空前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与数十上百亿计的资金违法相比,几百人处理规模依然不成比例。 例如,10户中央企业对外投资、借款、担保等造成损失145亿元。而主要原因,则是由于不按程序决策、违规决策和管理不善造成的。但是,说决策失误容易,把这种失误与个人挂钩就难了。我们的制度给“决策失误”预留了发育的土壤和成长的空间。 “法不责众”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甚至也可以说已经成了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审就更难责众了。由于失去了道德的屏障,法律的压力骤然加大。可以说,法不责众已经成为中国最严峻的现实与挑战。 因此,要想让审计的作用逐渐强大起来,法律是前提和保障。法律的制定与执行都要更有谋略更有胆量一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