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审计 年年触目惊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 17:13 红网 | ||||||||
日前,审计长李金华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所作的关于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依然触目惊心──10户央企原领导任期内由于决策失误损失145亿,水利建设资金中滞留及违规资金近49亿元,03年18所中央部属高校违规收费8.68亿元,10家医院收取各类折扣、回扣等约3亿元……(6月29日《北京晨报》) 年年审计,年年触目惊心。而“上榜”的当事部门面对记者采访时,话语也是极其含
“诺斯悖论”是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术语,意指政府部门本来应该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的却有可能是公共灾祸。经济学家认为,由于政治和法律上的唯一性,政府部门的自然垄断特性一旦走向反面,后果不堪设想。政府部门可能打着提供社会公共物品的招牌,为政府的利益而损害社会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而侵犯他人的利益,却很难受到有效的约束。 除了“╳╳亿”的数字灾祸之外,职能部门对社会利益的侵蚀,至少还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挤出效应”。政府部门利用其职能地位,在竞标、投资等方面都挤占着民间力量的空间。其次是资源浪费问题。比如巨额水利建设资金被滞留、挤占与挪用,使得一些水利项目一拖再拖,甚至成为“空架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制度的扭曲。骗取中央财政资金屡屡得逞、 “化整为零”违规盖楼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其实并不是孤立的,每起事件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由多个行政主体组成的利益链条,当“协同牟利”成为一种惯常手法时,政府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制度安排便面临南辕北辙的危险。 针对如今审计报告爆出的职能部门严重的违规行为,有学者认为,遏制此类经济犯罪的有效手段是加强内部管理。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诱致性变迁,即自发性变迁,一种是强制性变迁,即由“拳头式”法令引致的变迁。笔者认为,使职能部门走出“诺斯悖论”的有效途径,依然是类似严格审计一类的“铁面之举”,以及用法律手段严惩当事人的“拳头行动”。 经济学家盛洪说,只要不提供公共物品,一个政府机构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果它反而制造公共灾祸,那它必定是我们社会应该摆脱的沉重的负担。诚哉斯言。深层透视李金华的一纸审计报告,我们看到的绝不仅仅是数字噱头,更是职能部门制造的一幕幕公共灾祸景象,我们为此不无担忧,但依然充满期待。笔者希冀“以暴制暴”行动能有效驯服职能部门的“霸王气概”,当然如果其有意识地自发进行内部规范管理与肃清,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稿源:红网) (作者:东方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