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变质光明奶返厂加工事件 > 正文
 

我们还能吃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5日 15:51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赵军

  王小妹近来很郁闷。先是听说“苏丹红”能致癌,而自己钟爱的肯德基里就有它,为了健康,她从此不再吃肯德基。

  还没安静几天呢,她常年喝的光明奶、她儿子喜欢喝的雀巢奶粉、她老公爱吃的哈根
达斯,还有她们家日常的休闲小吃汾煌雪梅等小食品相继出了问题——光明乳业郑州子公司将过期奶回炉并用于销售;雀巢奶粉的含碘量超标;脍炙人口的美国名牌冰淇淋蛋糕哈根达斯竟是在条件粗陋的地下作坊生产出来的;广东潮安地区所有生产果脯、蜜饯的企业,以及天津蓟县所有生产菌类罐头的企业一律被强令退出北京市场。

  王小妹禁不住发出感叹:名牌企业都这么黑心,我们还敢相信谁?还能吃什么?

  名牌企业真可信?

  近日,光明日报一篇名为《消费者如何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文章写道, 作为消费者,应尽量购买大企业或知名品牌的食品。这类企业从原料采购、生产成品、质量检验到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都比较完备,能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质检部门对这些企业有相对定时和规范的检测。

  事实果真如此吗?看看最近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中被曝光的企业,光明、雀巢、哈根达斯等就都是拥有响当当品牌的企业,可它们生产的产品并没有确保合格,消费者食用它们的产品也并不安全可靠。

  卫生与确保质量是名牌食品企业赢得消费者信赖的两大法宝,但著名的雀巢奶粉和光明奶以及哈根达斯恰恰在这两方面栽了大筋斗。

  6月5日,河南电视台首次播出了光明乳业郑州子公司将过期奶回炉并用于销售的消息,紧接着,杭州、上海都查出了虚标生产日期的“早产奶”。

  雀巢公司金牌成长3+奶粉在5月底被浙江省工商部门查出碘超标后,雀巢没有立刻采取补救措施不说,态度还相当无理。

  名牌企业的产品质量并不十分可信。其质检问题呢?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雀巢和光明竟然都是国家免检产品。

  试想一下,假如光明“回奶”事件不被曝光,假如雀巢奶粉没有查出碘含量超标,那么消费者不依然在放心食用它们的产品吗?长期食用这些产品会出现何种后果,百姓心中自有答案。

  北京致诚律师事务所张显峰律师认为,光明“回奶”事件中隐含着一个重要的法律监管漏洞,就是名牌免检制度的监管。免检优惠政策并不适合奶业企业,比如说奶产品的商标都是光明,但并不代表其质量是整齐划一的。企业会将所有子公司的产品都披上免检的漂亮外衣,而消费者是毫不知情的,更是无从判断。

  筑起“防火墙”

  政府近年来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应执法力度也显著加强,但食品安全丑闻为何却愈演愈烈?

  众所周知,食品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拥有不错的利润空间,但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激烈异常。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者无法摆正心态,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导致竞争心态失衡,从而引发食品安全危机。在这方面,即使名牌企业也难以控制。

  因此,这就需要制定相关制度,通过调高食品安全违规成本来切实遏制企业的违规行为。根据中国《食品卫生法》:若食品违法情节较重,所受行政罚款(刑事处罚另算)也仅仅“二十元以上、三万元以下”。对许多大企业来说,仅仅三万元的处罚无伤皮毛,自然也就挡不住其巧取钻营,急功近利。

  在国外,如果出了一起食品安全丑闻,企业就此身败名裂甚至一败涂地都是极有可能的。

  对创名牌者鼓励有余、监管不足,也是放任一些企业质量出轨的温床。不少监管机构在针对那些已经打出金字招牌的企业时,往往给予无限信任,没有及时跟进,也疏于抽查,这就使得整个食品安全体系处于被动、滞后的局面,也难以遏制名牌企业的不法行为。

  事实证明,在没有严格的监管和严厉的惩处机制下,哪怕是知名企业也会为了追逐更大利益而不惜出卖良心,而且,这种危害甚于其他,它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蒙蔽性和欺骗性,从而产生更广泛的危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