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当坏人也有权利的时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5日 08:5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郭国松

  如果用本文的标题进行一场辩论,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据新华网6月19日报道,“北京海淀看守所管理方式实现人性化转变,在押人员不再抱头蹲地,接受审讯时还可以坐下。”报道称此举是为了“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这几年来,不断有类似的新闻见诸媒体,比如:允许服刑犯结婚,让犯人在监狱内夫妻团聚,在处决死刑犯时特许家人见上最后一面,等等。且此类报道都被赋予一个共同的主题:法律的人性化。

  这则海淀区的报道发出后,网上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现在的社会怎么这么变态了?对人犯这么好,怎么震慑犯罪,怎么惩罚犯罪,怪不得现在的社会越来越乱,因为罪犯比一般平民过得好啊”

  我们当然不能对这样的问题视而不见。按照传统的观念,在押人员显然属于“坏人”、“作恶之人”,那么,该怎样对待这种人呢?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对涉嫌犯罪的人或者罪犯,到底要不要给他们权利?

  这里可以举一个与上述问题相关的例子,这就是香港廉政公署的“喝咖啡”。一般情况下,在廉署接到举报后,经过初步调查,对被举报人士有“合理怀疑”时,就会将其请到廉署协助调查。不同的是,被调查人员在廉署执行处的盘问室坐下后,调查人员照例像对待普通的客人一样,问对方“喝点什么?茶还是咖啡?”显然,“喝咖啡”并非法律程序,简单地说是一种礼貌,更深层意义,则是对人的尊严的敬重,哪怕这个人因涉嫌犯罪正在被传讯或审讯。

  而海淀看守所的“新政”,直接佐证了我们过去见多不怪的现象,那些被抓到公安机关的疑犯,经常是一溜排地靠墙蹲着,被警察顺手来个三拳两脚也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小偷小摸之辈,进去先给一顿揍似乎成了“正当法律程序”的一部分。

  一边是坐下,还有咖啡喝,一边是靠墙,抱头蹲下,这种区别,如果是一种距离,则让人感到了中国法治化进程所要面对的漫漫长路;如果这是一种过程,我们更愿意将其偏激地理解为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的过程,一种文明演进的过程。

  对疑犯或者罪犯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是绝对必要的,但应当符合法律的正当程序,而抱头靠墙蹲下与法律程序无关,则完全是人格侮辱。从心理学上讲,执法者此举的目的,就是要弱化犯罪者的人格,贬低其尊严,从而摧毁其心理防线,以满足某种“口供时代”的需要。

  事实上,抱头靠墙蹲下是执法者对犯罪者实施的一种“精神暴力”,这种行为与刑讯逼供的本质并无二致。要知道,即使法律可以剥夺人的自由、财产和生命,却无法剥夺人的人格和尊严。

  更让人忧虑的是普通公众的心态,一些网友承认“(对犯罪者)讲人道是文明的表现”,但又认为“现在国民素质还没有达到对人犯那么人道的地步”。正是这种与儒教文化一脉相承的“坏人不是人”、“坏人不配有权利”的复仇意识与法治理念背道而驰的社会心理的普遍存在,使得执法者对“坏人”滥用权力就有了正当性基础。

  现代法治的主流价值观,早已将“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从法律程序上升到政治权利的高度,其目的是为了防范执法和司法过程的滥用权力问题,保护与国家权力相比处于弱势地位的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基于上述判断,似乎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化程度,不仅要看法律对“好人”提供了什么样的保护,而且要看“坏人”的权利是否得到保护;只有当“坏人”也有合法权利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的法治社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