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我国科技人才流向结构不尽合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4日 04:01 中华工商时报

  刘黄/文

  在最近召开的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上,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京文提出,我国人才流向结构不尽合理。

  李京文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流动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细细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的人才流向结构尚不尽合理。

  从1990年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流动有两大趋势是:其一,流向教学的多,流向工、农业生产和科研机构的少;从流向的部门看,流向房地产、金融、交通运输、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等产业的多,流向工业、科研等部门的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力加强教育和第三产业的结果;其二,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流向“国企”的多。流向外资、合资的也有所增加。但流向乡镇企业和个人私营企业的仍较少。分析其原因,李京文说,一是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并不仅限于物质条件,更在于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是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从众性”。科技人才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宽松的软环境,也需要一定的人才密度。

  三是宏观政策的不完善。虽然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人才市场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科技人才高流动率一方面是由于人力资源政策;另一方面也是经营环境作用的结果。科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可控因素,包括科技企业的产业特征、规模、人才特性等,决定科技人才流动率高于一般行业。

  一是科技产业特征。科技企业作为新的生产力载体,拥有较其他经济部门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按照劳动要素随生产率高低在社会各部门流动的规律,劳动力必然从生产率较低的传统部门转向科技部门。由于整个经济结构处于高速变动中,技术的进步、企业的兴衰、产品的更新等都导致高素质人才迅速从传统行业聚集于科技行业。

  二是科技企业规模。规模越大的企业往往伴随较低的人才流动率。规模宏大的企业拥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科技人才流动的机会较多,内部工资和福利较高,企业文化鲜明,经营风险较小,对科技人才形成很强的吸引力。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少于250名科技人才的企业,平均每月人才流失率最高为2.2%,而科技人才超过2500名的企业,人才流失率约为1.3%。

  三是科技人才特征。年龄与流动率往往成反比。年轻人由于有较强的进取心、较少的社会流动障碍,因而流动率较高。人才流动率与素质成正比。人才素质越高,选择机会越多,因而流动率越高。

  四是科技人才的短缺。科技竞争越来越依靠高素质人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所有企业都在大力吸引高素质人才。导致科技企业竞相以丰厚的条件吸引人才,形成科技人才流动的巨大“拉力”。

  伴随着这些特点,李京文呼吁说,我国人才流动规范有待加强。他说,人才流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不断地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又造成企业商业秘密的流失。特别是一些掌握企业秘密的高级科技人才,一旦把技术秘密提供给新企业或自办企业,就会给原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由于商业秘密与专利等知识产权不同,处在秘密状态,一旦发生纠纷,难以保护。因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不得已采取有失公平的“土办法”阻止人才流失,削弱了科技人才开发的积极性。既不利于人才流动,又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公平机制的建立。

  为了使科技人员流动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我国政府采用“竞业禁止”条款。大致内容为:在职人员不得在与企业有相同竞争业务的企业兼职;不得自行经营与本企业业务相同的竞争企业;不得为自己利益或他人利益抢夺本企业客户;在解除劳动关系后一定期限内,未经原单位同意,不得从事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工作。由此预见,随着我国法律的规范和完善,科技人才的流动正朝着规范性迈进。

  (24G5)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