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创意让人大倒胃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 12:41 信息时报

  “教育部人才发展办公室官员表示希望能在长江学者中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新京报》6月22日),这个表态充分迎合了国人对诺贝尔奖的热切期望心理,急国人之所急,想国人之所想,不支持实在说不过去。他描述的这个进军诺贝尔奖的“路线图”能否“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尚未可知,但这个创意倒绝对可以去竞逐诺贝尔奖——当然,是哈佛大学颁发的那个。

  “培养”二字尽显某些官员计划体制的僵化思维,让人大倒胃口。“教育产业化”已经让学生家长叫苦不迭,“教育竞技化”则害苦了孩子,而按照这种“培养”逻辑,下一个要折腾的就是学者了。您老真以为找几个“种子选手”下个指标、定个题目、签个军令状,诺贝尔奖得主就可以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制造出来了?

  看来这位官员实在健忘,就在今年4月份,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上海做学术报告时,曾说过这么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为得诺贝尔奖而工作,不仅很困难,而且非常危险。”如果学者搞科研的目的不是出于兴趣,而是瞄准奖项,屈从于计划安排,必然的结果是学术上出不了成果,与诺贝尔奖的距离只能是越来越远。

  如果这位官员看了这条新闻——“河北东光县条件最好的小学只招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子女引争议”(《燕赵都市报》6月22日)——恐怕就不会这么轻易地表态了。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的出现是需要宝塔式的结构的,这塔底就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当这种塔底还存在“教育歧视”和“官本位”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又怎能奢望它支撑起这么一个宏大的“路线图”?退一步说,就算拿了诺贝尔奖,除了能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虚名,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也必然会因此进步吗?所以先做好您的本职工作吧,别再说这些外行的话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诺贝尔奖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