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日本为何进口海尔精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 13:15 和讯博客

    办公之家

  以海尔的发展历程为蓝本拍摄的电影《首席执行官》,日前被富士映像公司引进日本,并将作为贺岁片在日本上映。这是中国创业企业题材的影片第一次输出国外,日本则是第一次从中国引进这种具有强烈的民族创业精神的影片。日本舆论分析认为,引进这部电影并不是异国的艺术娱乐,其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为日本制造业提醒:中国是强大的邻居。

  以前,中国家电制造业带给世界的震撼往往是价格。这种价格其实并不可怕,原因是中国产品的低价格优势是中国市场要素价格低的优势,而不是中国企业本身的优势,在跨国企业纷纷进驻中国市场之后,他们的产品同样可以具有这样的优势,而引进《首席执行官》这部电影,说明中国公司的精神与经营方式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震撼。

  在此之前,海尔的企业案例已经进入美国哈佛等世界著名的商学院。发达国家的商学院是从管理技术差异的角度引进这些案例的,这是对中国经营技术的重视,因为对跨国企业来说,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需要本地化管理技术的参照。

  而日本此次引进这部影片,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企业管理技术案例,他们要引进的是一种能成长为世界品牌的创业精神以及这种精神背后所沉淀的运作现代全球企业所需的经营管理方式。

  日本企业并不害怕“中国制造”的低价格,他们害怕的是像海尔这样的企业,这种企业能长时间地让创业精神在组织中保持不灭,并且这种企业还在参与全球的竞争中找到了让自己快速成长的经营方法。

  如果说海尔创造了将近1000亿元的销售额是属于自己企业的,但是海尔的创业精神与国际化的运营经验却是全世界的。日本引进《首席执行官》就是最明显的例证:汲取精神获得经验。

  从全球企业管理的大背景下看,海尔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四件事情具有世界意义:彻底的拜用户主义、流程再造、速度竞争以及SBU(策略事业单元,实际上是细分单位的经营)。

  其实,海尔在做这些改革的时候,全球电子家电业著名的企业也都在进行激烈的组织结构重组,比如说松下公司全球组织结构的改革、飞利浦的市场化演进、索尼新的调整等等,这些调整的一个主要核心就是怎样让恐龙们的庞大身躯以更快的速度适应市场。

  这种全球电子家电业大公司群体性的组织调整不是偶然的。目前,全球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方向性转变,全球市场基本上都进入了产品过剩的时代,应对这样的市场局面,必须使用新的组织生活方式。以前的市场是产品短缺,现在是用户短缺,所有产品的销售演变成全球品牌排队争夺全球用户的游戏,用户资源成为全球企业最为短缺的资源。那些依靠产品技术或者其他方面的优势慢悠悠地等待用户上钩的时代已经结束,这就是像索尼、飞利浦等拥有雄厚技术资源的企业突然变得经营艰难的原因。

  坚定的以用户为方向而不是以自己的能力为方向,调整所有的流程为满足新的用户需求提供超越全球竞争对手的速度,这就是在用户短缺经济时代所有组织内部改革的源动力。

  海尔20年的创业过程并没有创造新的产业,但却把自己的家电产业做大,把自己的品牌做大,支持其成长的因素有几个方面:用创业精神所衍生出的最为市场化的、始终是用户导向的文化弥漫了整个组织,通过流程的重组创造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并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速度,组织内部细分单位的经营模式让企业保持了长久的活力,这些运营现代企业的精神与方法都是日本巨型的电子家电企业改革所需要的东西,这也许就是日本为什么要引进海尔精神的真正原因。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海尔精神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