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当时间成为一种话语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 00:2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夏 日

  距离能改变时间,而时间的改变又意味着什么?

  “白天睡觉,晚上工作”,这几乎是每一个初到纽约的中国人的常态——因为这里是纽约时间。

  如果我们不用数据来表现“中国的崛起”这一宏大主题时,时间是最好的分析工具了。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之一,就是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全球相当多商务人士的日程和时间概念;打高尔夫的时间被安排成一次长途飞行去中国谈生意;由于时差,一个白天的24小时就有可能变成36小时。

  时间是一种理想。早几年,中国上海的期货界人士,认为上海建成世界金融中心的标志之一,就是外国人半夜起床炒人民币,而不是当时状况的相反状态,中国的交易员们半夜起床看外盘。

  时间更是一种话语权。当新联想运营后,管理的两个课题无法回避:如何让杨元庆倒时差;如何确定中美管理层的会议时间,否则,杨元庆只能一天工作24小时。虽然是一家上市公司,新联想不会披露这一被称为“细节”的问题。或者是另外的状况,新联想的答案不被人们关注。不过,在一定意义上,这一管理细节,对于像新联想这样的公司恐怕比利润更重要。

  谁该迁就谁的时间?这是中美之间的小问题,也是大问题。比如: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让一些美国人花费了时间。而争吵的核心同样是个时间表争议:美方略显霸道地认为,中国应在几个月内让人民币升值,从而改善美国巨额贸易逆差,让更多的美国人恢复就业,而中方一直承诺会改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变汇率弹性,只是这个时间话语权是主权的一部分,中方会选择的时间只能是“出其不意”。这是中美双方最近最大的争议,核心的不一定是商业利益,而是时间话语权的争夺。

  同样的,中美纺织品贸易纠纷,也反映了商业问题的时间性。争议的中心内容无非是在2005年开始的133天,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一些种类的纺织品短期内大幅上扬。从中欧解决类似争端的方式看,无非是实现了在一定时间内一定幅度的管理。

  人民币汇率和纺织品贸易时间话语权争端的背后,正日益显示商业哲学的局限性。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为什么受到他国的限制进口,中国的生产者想不明白,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无法解释,了解一些经济学常识的人们也无法找到完整的答案。这是一个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时代,自由贸易只能是一种真实的幻觉;这是一个族群利益互相冲突的时代,任何真正的“双赢”答案要么藏在商人们的保险柜里,要么只挂在政治人士的口头上。

  中国机会,正在变成全球商业人士的时尚语言,同时,中国的挑战或威胁正不断出现在美国的媒体上,“挑战和威胁”是其他族群对中国的本能反应。

  “中国的崛起”,这是中国人的自信愿景,是汉语文化的新组合。能否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决定,这是“杨元庆们”的命题。能否“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答案肯定不会隐含在商业的逻辑中,这是一个智者尤其是政治智者的艰难选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