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从制造到创造 中国品牌期待零的突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20:06 新华网 | ||||||||
新华网上海6月20日电 (记者 仇逸、刘丹) 正在进行的2005上海科教兴市论坛上,通过自主品牌战略带动、加速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中国创造”转变,呼唤中国的国际名牌,成为众多与会者的心声。 “中国制造”已全球闻名。“中国制造”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已经多达约170类,包括玩具、自行车、电脑显示器、鞋类、微波炉、空调和冰箱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没有自主品牌迫使我国产品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具有强大的制造能力而无较高的增值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国际知名企业纷纷以品牌为旗帜,通过独资、合资等形式占领中国市场。国产品牌凋零,洋品牌为国内消费者耳熟能详,成了“优质”“高档”的象征,不能不令我们反思。 “目前中国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世界加工厂’,但不能永远如此。”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苏勇教授表示,品牌要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为底蕴。中国企业已到了重视创建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时候了。要从“中国制造”发展到“中国设计”“中国创造”,创出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品牌,我国企业急需增强创新意识。 “做‘实’与做‘名’结合,才能提升上海乃至国内产品的品牌价值。” 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副秘书长叶伟成表示,创建国际名牌,首先要敢想,坚持科技创新,做大产品、做强实力;做“名”除了给品牌一个好名字,更要确立品牌的定位、赋予品牌内涵,进行科学的传播与管理。真正的名牌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只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具备创新意识,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具有品牌意识,推进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扶持壮大“老字号”,建立和完善品牌培育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多管齐下,历经磨砺,才能让世界在感受中国制造的存在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产品的品牌力量。(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