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完全对冲隐现货币政策转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09:23 第一财经日报 | ||||||||
5月底外汇储备增至6910亿美元比年初猛增811亿美元 本报记者 徐以升 发自北京 近期,在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央行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外汇占款的比例却不断降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思路是否开始发生转向?
日前,央行一位高层人士透露,截止到今年5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增加至6910亿美元,比年初的6099亿美元增加了811亿美元,同比多增257亿美元,其中5月份增加202亿美元。 抛开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对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造成的压力不谈,记者发现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对象——和第一季度不同的是,5月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形成的外汇占款,并没有被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完全对冲,而结合央行近期就通货膨胀形势、利率政策等问题的表态,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思路或已发生转向。 今年第一季度,央行公开市场回笼货币3910亿元,基本对冲了492亿美元外汇储备形成的4069亿元外汇占款投放货币。但是,5月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净回笼仅为约1122亿元,而5月份202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长形成外汇占款1671亿元,公开市场对冲了67%的外汇占款。从央行6月份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看,也延续了5月份开始的这一趋势。截止到上周,央行6月份回笼货币600亿元,其中上周还出现了50亿元资金的净投放,使单周持续净回笼情况出现中断。 与外汇占款不完全对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央行6月份开始停发三年期央行票据,公开市场操作向短期化发展,不完全对冲和票据短期化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调整的两个方向。那么,央行调整公开市场的操作意欲何为呢? “4月、5月CPI连续保持在1.8%的低位,央行也下调了年度通胀预期,这显示出央行已经意识到宏观经济的新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范建军博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公开市场操作的变化显示出央行在有意识地放松银根,货币政策转向的意味较浓。”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表示,“这说明央行敏锐地观察到了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并在进行灵活地调整,银根的放松可以理解为货币政策的调整方向。”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高级研究员张芊则在新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分析表示,5月26日央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已经表达了这种改变。报告一改2003年下半年以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基调,“支持经济发展”成为货币政策目标之一。与以前“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还是阶段性的,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阶段”的论调相比,央行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已经出现了方向性改变。 此外,央行6月10日公布的2004年度报告中,将2005年度CPI的增长预期从4%下调到3%~3.5%,这也被业界认为是央行改变对宏观经济走向判断的标志。 “在外汇占款压力并未减轻的情况下,央行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的直接结果是减轻货币回笼力度,使市场保持了较高的流动性。这样做的目的,在宏观调控取得成效、经济的下一步走向有可能逆转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也需要及时转向,直接意图可以理解为刺激商业银行发放信贷。”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殷剑锋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9874亿元,实现了央行全年2.5万亿元信贷目标的39.5%,而且从季节因素看每年最后2个月的信贷数量都偏低,由此推断,1~5月的信贷规模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松动将是趋势性的,不完全对冲外汇占款将主导第三季度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未来货币政策将出现松动,从前期的稳健偏紧转向中性甚至偏宽松。”张芊表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