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新亚洲”意味着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9日 12:03 21世纪经济报道

  巴达维

  我听说中国有句古老的谚语,叫做“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不管这谚语在古代中国有怎么样的缘起,但用来形容今日亚洲的情状可算是再贴切不过。这个地区正处于一个“乱世”——飞速增长、瞬息万变,巨变中蕴藏着不安与未可预期。对于商人和投资者来说,这种不安与未可预期正是这“乱世”的诅咒所在,这个地区还有很多尚待进化之地,甚
至有看不见的阻碍和陷阱。然而,充分认识到亚洲机会的人们,已经准备承受这个乱世之咒。

  确实,不安与未可预期的诅咒在可见的将来仍会存在,但从目前亚洲的发展趋势来看,我相信到时影响商业的环节和因素将与今日大不相同。亚洲将变得更有动力、更有活力,更加紧密联合也更多改革创新,亚洲必将在世界舞台上担纲主角。

  正是为这种进步精神所动,我才萌发了“新亚洲”的念头。今晚,我正要和大家共同分享我心中的“新亚洲”,以及它对在这里或将要来这里的商人们来说意味些什么。

  世界的重心正向亚洲转移

  亚洲商机无限。不少机构预测到2010年亚洲将会创造世界GDP总额的三分之二,而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从人头来看,这个市场巨大毋庸置疑,从可支配收入来看,增长之快亦让人咋舌。世界的焦点与重心正向亚洲转移,其中的表现之一就是贸易与投资的流向,不管是外部还是亚洲内部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重心的转移是由中国与印度的崛起并日渐成为经济巨兽所驱动的。特别是中国和东北亚地区,地位日益显赫,以韩国首尔为中心,两小时的飞行半径以内包括了东京、北京和上海,这个地区几乎生产了全世界GDP的1/5,还包括一些增速冠全球的城市群。到2015年,中国将超越英国、德国和法国,成为世界第三的经济体;日本在可预见的将来还是坐第二把交椅,它的复苏也被分析家们普遍看好。与此同时,印度逐步开放,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因为它拥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公司、强大的人才储备和过十亿的人口。

  德意志银行做了一份关于34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调查,得出的结论认为:从2006-2020间,印度潜在增长速度最快,马来西亚排第二(真让人振奋),而中国则列第三。

  在快速发展的东北亚和印度之间,是东盟(ASEAN)——一个相对成熟但仍充满机会的地区。长期以来,东盟充分利用其有利的战略位置、丰富的物产资源,在强有力而且有效的组织领导下,保持长足的增长和政治经济的进步。东盟的大多数国家对商业与投资都开放怀抱的,我们不遗余力地吸引资本、培养人才,发展基础设施,推进工业化。受益于其长久的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这个有5亿人口的东盟地区相对繁荣,人民的教育程度也较高。近年来,东盟的进步可能被中国和印度的耀眼光芒所遮蔽,但是东盟从未止步,它一直在巩固其在世界价值链中的地位,被广泛的视为投资与商业的天堂,在亚洲保持多样性与平衡。

  总而言之,亚洲的精神、亚洲的兴奋、亚洲正发生的一切,既不容忽视,也不致被误解。从研发到生产到营销,核心的活动都在这里展开,不仅仅是为发达的经济地区服务,更是为了满足这个日益增长的亚洲市场。这些商业活动的基础再也不只是廉价的劳动力,这里也有大量的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与人才。所有的事情都在这里发生,如果有些还没有的话,也很快就会了。

  “新亚洲”在哪里?

  听到这里,人们会认为过于理所当然了。没错,这个地区将会快速增长,大步发展,但是是有条件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反对者会问:所谓“新亚洲”在哪里?坦率的讲,亚洲仍然面临着一些重大的挑战,比如有人说,亚洲根本就不算是个统一的实体,而是一个由很多不同国家组成的集合体,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收入和生活水准以及不同的文化;还有人批评这个地区缺乏有创造力的领导者和经理人;基础设施永远处于“急需改善”的状态;交易成本由于当地的官僚作风、复杂的规则和条文高居不下;最后,还有显见的地缘政治不稳定的威胁、疾病的传播、处于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前沿等等。

  提到这一切,我们不能忘记了亚洲国家的领导和人民面对这些困难的巨大决心和所付出的超常努力。正是这些决心和努力今天在亚洲催生了对于新生、传新与进步的强烈情感——关于新亚洲的兴奋之情。

  一个生动的例子是经济整合的进步,从东盟到“10+3”(东盟10国加中日韩三国),大家认识到,强化整合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必需”。一个拥有5亿人口的东盟应该处在10个分裂的市场中还是一个整合的大市场中,答案不言自明。这个整合市场的形成,包括通畅关税流程、统一产品标准与规格,并在其他很多的领域中加强合作,就像上次在SARS时一样的合作。实际上,东盟在谋求一种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与整合,包括塑造一个东盟经济联合体,以及一个社会-文化联盟。

  这种合作精神也逐渐为其他亚洲国家所认可,“10+3”就是这个进程的一部分。区域经济整合不再是个构想,而是一个事实:我们的合作领域涵盖了金融、教育、卫生、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和环境保护。我已经呼吁要在本地区建立一个亚洲金融机构,来推动货币金融的合作。我们已经在这些领域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希望能在今年12月份在吉隆坡举行的首次东亚高峰会谈上讨论更多其他领域的合作。

  除了合作与整合,关于“新亚洲”的另一个例子是,亚洲政府和商人们越来越达成一个共识,就是要变得更加的高效率、高效能,全球化的市场让大家更充分的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面对全球竞争,企业必须反应灵敏,懂得应变;政府则要学会提供服务而不是摆官僚架子。当今全球化不仅仅是取悦于投资者就可以了,分析师、调研员通过严格的数据、指标来为你的国家的表现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和排名。因此,开放的亚洲社会已经变得非常在意如何改善各种软件、硬件来为商业的发展铺路。

  最后一点,“新亚洲”是个为创新力量命名的概念。中国正要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之地:光是北京就有超过130家外国研发中心落脚,全国有400多家大企业有了自己专门的研究部门。商业领袖们一定会清楚的看到亚洲创造的潜力——值得为之投入的何止百亿!这个趋势必将继续发展,更开放、更高素质的人才也将被其教育系统培育出来。

  “新亚洲”意味着什么?

  那么,这个“新亚洲”对商业领袖们意味着什么呢?好的一面,在我看来,亚洲将变得更亲近,基础设施将会更完善,更加容易与外界沟通和联络,因为将有越来越多的本土精英成长起来。同样,“新亚洲”的竞争必将是激烈的,尤其是那些日益壮大的本土企业将成为一支令人敬畏的力量,不仅仅是在亚洲市场,它们的翅膀还将伸展到外面的世界去。快速增长的公司,像三星、INFOSYS、中国移动等都已经非常著名,很多亚洲国家开始将原来国有或国营的企业建成国际企业。绩效管理与政府治理变革在全亚洲展开——在马来西亚,政府的投资机构正在推行一个大规模而全面的“国有、国营企业的转型项目”。另外,我们不能忘记数以千计的新生企业快速发展,制造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攻城略地,搅动着亚洲和世界的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亚洲公司在该地区的经历为其他跨国公司提供了重要启示。亚洲公司不仅拥有“本土化思维”,而且采取“本土化行动”。这正是“新亚洲”概念的关键所在。这些有野心和充满国际化渴求的亚洲公司明白,亚洲是由一些异常独特的市场构成的。不管亚洲国家的相互关联度和相互依存性有多大,该地区中不同的市场将保持各自的特性和偏好。虽然这些市场的标准跨越了国界而日益和谐,但是消费者的需求仍然是高度本土化的。因此对那些希望“征服亚洲”的公司而言,这是一个重大而有趣的挑战。当然,那些机智的商业领导者会知道如何迎合并好好利用不同的消费群体的口味。

  我相信,亚洲的市场分化将是考验商业决策者如何在一个地区集中资源经营的机会。亚洲各地所拥有的优势可以编织成一条强韧而利润丰厚的链条,而亚洲的形势更呼吁平衡的商业运作和投资途径的出现。只有这样,亚洲真正的优势才能全部得到平衡发挥,商业领导者才会免除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风险,特别是在“新亚洲”里。

  那些来自亚洲以外地区的嘉宾,只要你在这里呆过,你就会迅速地感受到勤劳而自豪的氛围。亚洲人习惯于奉献时间去工作,并放弃高消费为未来而储蓄。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所以,这意味着亚洲将继续其耀眼的发展速度,亚洲人也更关注如何保持这种速度,如何丰富该区域的人力资源。

  亚洲一直对贸易和投资保持开放的态度,我们看到几个世纪以来该地区的贸易开放路线,从丝绸之路到穿越亚洲的古老航线。亚洲拥有悠久的合作历史,但是我必须说,这里的人们做事情是有选择性的。我们期待着与想在这里长期经营而非短期盈利的人合作。人们总在寻觅双赢的方式,在现代的语汇中,我们把这称作“明智合伙关系”。

  以上就是亚洲地区的内外所需:一种强烈的合作意愿和为相互关系增值的需要。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做,因此商业和政府必须携手合作以避免风险。只有集中我们的资源、分享我们的智慧,我们才有希望建立一个更好的更确定的未来;只有合作,我们才能在“新亚洲”中共同繁荣,并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和繁荣。

  (本文是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6月13日在第38届太平洋理事会香港年会上的演讲,本报特约记者罗绮萍整理,艾岚、谭璐翻译。标题为编者所加。)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