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沉痛教训反思:城市发展不能只求政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14:25 新华网 | ||||||||
记者 周立民 2004年8月,刚接到一所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时,21岁的纪松却有种想哭的感觉。因为,他不知道学费在哪里。他10岁时父亲就病故了,母亲不到300元的退休工资仅够母子勉强糊口。
学习刻苦的纪松此前已两次因无力缴费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2003年秋招,他考取了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春招,又被淮南师范学院录取,他都含泪把通知书藏入箱底。 这一次,纪松的人生悲剧没再重演。池州市新设的大学生救助基金会给他送来一笔4000元学费。现已是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的纪松和其他几百名受助学生一样,至今心怀感激。这几千元改变的也许是他们的一生。 长江之滨、九华山下的安徽省池州市党委、政府从2004年1月开始了一大项重大实践:建设为民政府。纪松他们这样的寒门学子只是受惠群体的一小部份。 关切民生、发扬民主,围绕“为民政府”的精髓,池州市政府正在逐步摸索、奋力前行着。一项项制度创新、一个个踏实行动,使人们感知到,这个美丽的小城正日益焕发着“和谐”之美。 血与火催生沉痛反思 “我2003年上任不久,就遭遇到池州历史上的黑色九月,当时真是焦头烂额。”曾在共青团中央任职多年的池州市市长谢德新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 东至县华源纺织厂260多名职工因企业改制等问题,赴省集体上访,围堵省政府大门,在省滞留4天之久,创造了安徽省近年来集体越级上访人数最多、时间最长两项“纪录”。 池州市委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张启胜告诉记者:“这两件事对市领导触动非常大,主要领导都去省里了,回来后就开常委会分析形势、寻找方策”。在这次常委会上,市委书记何闽绪提出,所有的市领导都要尽快带队下乡,摸排民情、解决问题,常委们一致拥护。很快,几大班子负责人带队分赴各地,出发前三天,池州市报纸、电视台就向全市进行了公示。 张启胜说:“这次领导干部下访活动周效果非常好,现场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他们感觉到问题的复杂性,必须建立常效机制、谋求治本之策。”何闽绪对记者说出了他的想法:“考量发达地区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首要的是领导发展的能力,我对德兴说,我们这一届,宁可不出政绩,也要打好池州市的基础,形象工程一个不搞,着眼长远发展,但这还不够,必须在发展的同时,增强社会统筹、保持稳定的能力,关注弱势群体,搞好二次、三次社会分配,否则就谈不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正是这年9月份,池州市正式启动了市长公开定期接访,不经任何中间环节,市长直面来访。池州市政府在安徽省首次提前三天通过报纸、电视,向群众公告当月接访具体时间、地点和接访领导。谢德新是公开后的第一个接待日接访领导。当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半,中午大家只花半小时吃了份盒饭,共接待包括集体访在内的50多批、200多人来访,涉及人数千余人,不少当事人上访多年的问题当场得到解决。这项制度,池州市至今从未中断。 谢德新说:“在最乱的时候我们决定这样做,主要是看到积累的问题不解决不行了,与其被动应付不与主动出击,当时很多人为我捏把汗――把矛盾都揽过来了,搞不好会丢选票的,但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解决了一大批积案,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大量接访摸清了当前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由此才找到了对症良药。” 2004年1月1日,池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为民政府的意见》,以关注民生、发扬民主为核心,以“向百姓倾斜、让百姓受益”为原则,“群众高兴的事快办,群众不赞成的事不办,群众不理解的事缓办”,通过实实在在的为民举措体现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 “有形之手”托起弱势群体 池州市房管所所长严浩曾走遍全城各个角落踏访住房困难户。“我们越看越心酸”,严浩说,“有一户,五口人住20来平方的茅草房,衣服放在纸箱里,床是砖头上架块木板,更多的是用竹杆抹上白灰建成的简易房,几世同堂的就更多”。住这样房子的,多是吃低保的下岗职工。“靠他们自身要想住上楼房、新房,可以说是一个美好的梦”。 谢德新在2003年底宣布建设为民政府的市政府全体会议上,引用了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说:“过去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治家之道,现在我们的治市、治县、治乡之道,我认为就是四件事,老百姓有没有饭吃、有没有房住、小孩能不能上学、有病能不能看得上”。 建设为民政府,就是要以民生为本,以最广大群众的最根本需要为本,以最困难群体的最基本需求为本。“向百姓倾斜,让百姓受益”,成为池州市财政支出的“铁规”。 作为安徽省经济总量最小的市之一,池州市2004年开始,从微薄的财力中“挤出”了三项基金、一项工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基金,用于培训低收入家庭中的无业青年和下岗职工;大病救助基金,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患病群众无偿救助;贫困家庭子女助学基金,“不让一个考入外地大学的池州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廉租房工程,解决低保线以下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让池州人感受到“政府为民”努力的,还有城建。没有建阔气的大广场、上显眼的大工程,池州却在不起眼的“小”上很舍得花钱,因为这些“小”和民生贴得更近。何闽绪告诉记者,投资400万元的“小街小巷”治理一期工程已经结束,垃圾、厕所、照明、马路、绿化一步到位,市里还将花1000多万元,在两年内把全市所有的小巷将改造一新。谢德新说:“改造过的小巷,都是一米五宽的水泥路通到各户门口,老百姓自愿给施工队端茶送水表达心情。以人为本,就是这样体现的”。困扰池州市民多年的“龙须沟”清溪河,市里也已多方筹措资金进行全面治理,完工后将成为市区一景。 记者在池州市新建成的与商品房小区无异的廉租房小区采访时,双双下岗的王新武夫妻执意要记者到他家看看。两室一厅、建筑面积60来平方米,高敞明亮,“我们这辈子想都不敢想会有一天能住上这样的房子”。他家三口多年来挤在原企业不到15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而现在的新房月租金仅20多元,远远低于市场价。他告诉记者:"我确实感觉到了社会的温暖,父母也没能给我们留下房子,我们这几百住户前不久商量怎么去回报政府,打算给清溪河治理工程当义工”。 严浩告诉记者,政府一期投入1000多万元建的200套廉租房已交付使用,二期300多套也已完工。谢德新说,根据调查摸底,市里准备盖1000套廉租房,“到时,市里就基本找不到无房户、住房困难户了”。据市教育局长高彩琴介绍,池州市政府不让一个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缀学的目标2004年已经实现,近200名学生得到救助。大病救助基金、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支持基金等,也在政府这“有形之手”的掌控下,分担着困难群体的“不能承受之重”。 制度创新推动“让民作主” 在池州市政府的一次常务会上,市国土资源局提交审议的一份关于矿业权管理条例草案被当场否决了。“有效反对”的不是市长、副市长们,而是几位群众。 池州市“自创”了一项新制度:基层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列席常务会议制度。市政府常务会议在研究事关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以及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规定时,邀请若干代表作为政务咨询人员,会议招开前一周,政府就会把会议议题、材料等送达到他们手中。 何闽绪说,要建设为民政府,做到领导正确、决策科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依靠民智,最大限度地把民意集中起来、贯彻到决策中去。谢德新则向记者详解了这项“新政”的含义:“为什么有的政府法规颁发出去,老百姓意见大,要么执行不下去,要么因强制执行而激发矛盾?很重要一点就是部门利益法规化,上了常务会后,因为有些很专业,我们这些市长也不可能行行都懂,放行后就会和群众利益打架,让群众代表参加到决策中来,会起到很强的纠偏遏制作用,以些为起点,就会逐步建立和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 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土资源局的这条草案。就是因为涉及到不合理收费等问题招致列席人员的反对而被否决的。“几位列席代表显然准备非常充分,指出的问题很专业,也很尖锐,国土资源局的人当时很难堪”。国土资源局会后请这几位群众参与修改,两个月后在常务会上通过了。 让民作主、建设为民政府,为拓宽群众参政议政的途径与渠道,池州市在安徽还首创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因为收效斐然,已在安徽全省推广。 一家民营房地公司要开发池州市杏花村中学围墙外的一块地,拆掉了十三户居民的房子,合同约定18个月内让他们住进新房。可后来中学往这个方向开了新大门,开发商以开发被影响为由,34个月过去了也没安置拆迁户,十三户居民多次上访,市领导过问,但开发商以自己的权益被政府侵犯为由,态度强硬、拒不安置。 张启胜说,这起市长亲自过问、信访局多次协调无果的“老大难”,后来被15位"群众"圆满解决了,很快拿到新房钥匙的拆迁户们欢天喜地。这帮“"群众”是池州市2004年成立的“信访评议团”的信访评议员。信访评议员之一、省政协委员何宗文告诉记者,信访评议员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记者、民主党派、社区代表、企业界代表等组成,“都是老百姓,最高级别干部是正科--池州日报一位老记者,虽然由市政府聘任,但一分钱补助都不给,我们也不能要、不愿要,纯属公益事业。” 政府信访部门未能解开的“死结”,“非权力性、无偿性”的信访评议团是怎么打开的呢?何宗文说,主要是因为我们是中立的“第三方”,来自老百姓,而且有一定的素质和代表性,在类似这样的涉及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信访案件里,同样的话,干部们说的即使是对的,有些群众也怀疑是“官官相护”,而我们不一样,因为没有利害关系。“听完当事双方陈述、弄清事实后,我们把房地产老板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有地洞都能钻进去,这位老板也知道人言可畏,当场答应兑现。” 类似这样的“死结”,成立时间不长的信访评议团已解决了好几起,信访人、政府部门皆大欢喜。张启胜说,信访评议团对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确实能起到独特作用,"有时信访局还没他们管用,能说政府官员不能说的话,我们说了也许会激化矛盾,他们却比较容易沟通、得到群众接受,另一方面,涉及到政府部门的事,我们都是党政官员,哪会拉下脸真讲,而他们都是直言不讳。谢德新说,信访评议团的作用,不仅在于发扬民主、借助群众力量,政府由此也多了一条沟通、了解民意的有效渠道。 政府热线电话制、政情公告制,报纸设“民生专栏”、电台电视台开通“民生热线”,新闻舆论监督“有奖”......,池州市架起一座座政府、群众“连心桥”,目标只有一个――建设“为民政府”,实践“政府为民”。(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