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主动应对才能加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04:03 中华工商时报

  程凯/文

  长达10小时的漫长谈判后,中国和欧盟终于在6月11日凌晨就解决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了一致,贸易战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得到了避免。

  双方对欧盟已经提出设限磋商请求和完成设限调查的10种纺织品如何实现平稳过渡达
成一致。欧盟承诺对源自中国的棉布、T恤衫、套头衫、裤子、女式衬衫、床单、女连衣裙、胸衣、桌布、亚麻纱等10类纺织品终止调查。

  中方同意,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期间内,对上述10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至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

  中国主动对出口数量做出限制措施,为中国纺织企业在2005年至2007年间对欧盟的出口创造了较为稳定的贸易环境。2008年后,欧盟市场将对中国纺织品全面开放。

  在欧盟提出的15天磋商期的最后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的签署令人振奋。这种成果的获得,中欧双方的谈判代表们应该获得嘉奖。中方代表是由商务部长薄熙来、副部长高虎城、部长助理傅自应组成的谈判组;欧盟方面则是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领衔的代表团。

  经过了3个月的风风雨雨,中欧之间的纺织贸易协议为中国企业赢得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稳定出口环境;同时,欧洲人也认为自己得到了一定缓冲时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政府决定自行限制对欧盟市场的纺织品出口,虽然违背了今年1月1日以来全球纺织贸易一体化的初衷,而且牺牲了中国企业的一部分比较优势,但是总体而言,避免了贸易战,避免了更大范围贸易好处的损失,而且中国企业目前看来还算满意。

  自动为中国纺织品出口设置一定限制,实际上为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加了分。尽管薄熙来的分数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实,关于自由贸易的新闻格外多。除了中国自动对纺织品出口设限。日本的丰田汽车要准备在美国地区涨价,虽然这违反了自由市场的原则,但是丰田相信这一举措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是有好处的。丰田的异常举动,出于对可能出现的日美汽车贸易摩擦风险的防范意识。

  此前笔者在专栏中曾经提过“日本轿车命同中国服装”,强调了在自由贸易的过程中很多问题多么的相似,日本轿车和中国服装在出口贸易上遇到的障碍实质都是一样,都是美国在丧失了制造优势后,通过贸易限制措施拖延死刑来临而已。

  现在,丰田汽车也和中国纺织品一样,主动自行设置限制措施,一个是涨价,一个是限量。两者所不同的是,丰田在贸易冲突爆发之前就开始主动设限;而中国服装是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争论和等待以后,又经历了10个小时的闭门谈判才得到的结果。

  其间,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经历的煎熬可想而知,贸易环境的不可知性往往对企业带来的伤害更大,有产能不敢上,有订单不敢接。虽然,中国和美国的纺织贸易谈判还未结束,但是笔者相信,在经历了这样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性后,

  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中国企业,都希望今后可以走在局势的前面,再也不要如此的被动。

  这也就是在汽车贸易冲突升级之前,丰田公司就主动在美国市场提价

  的高明之处。而且,这已经不是丰田汽车第一次采取主动措施了。

  5月初的时候,美国汽车制造商们对于日本公司的憎恨初露苗头,一个汽车制造商联盟向美国国会游说,要迫使日元升值,借此他们希望可以缓解处于困境的美国汽车业所承受的竞争压力。

  就在日本的其他汽车制造商表示愤慨、提出指责的时候,经验丰富的丰田公司提出“与美国通用汽车合作”,为这家正在亏损的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提供帮助。”。现在,丰田和通用的技术合作还在洽谈之中,这一举动至少保证了通用汽车在美国制造商中“说话的力度”。

  现在,丰田汽车更进一步,不顾日本同行指责它“蔑视市场准则和反托拉斯法”,决定通过在美国提高产品售价的方式来帮助底特律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们。难以想像,也不难想像,丰田在经历过上个世纪美国对于日本制造发起的第一轮攻击之后,已经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在一个“惟利是图”的贸易环境中生存下去。

  中国也需要这种学习。相比日本,中国入世之后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大规模的贸易摩擦,在纺织品出口、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上与贸易伙伴“兵戎相见”。没有经验、缺乏先见,这些都是中国政府和企业的软肋。但是,中国同样具备了后来者的优势,可以在日本这样的国家和他们的企业身上收获良多。主动自行设限,一先一后,显现出了中国的经验不足。

  薄熙来的得分也是一个过程。从没有充分认识中国纺织可能遇到的贸易限制措施;到频频对欧美表示不满和指责;到主动提高部分纺织服装产品关税;再到一下取消降低84种产品关税;最后再到按照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比例设置限制。这样一个过程,薄熙来表现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务实。

  解决贸易冲突,更多体现的是商业谈判的作用,而商业谈判的成功,一个富有个性和魅力的谈判代表至关重要。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贸易代表波特曼,无不特点鲜明、个性张扬。中国政府的副总理吴仪女士也是这样一位杰出的谈判者、“铁娘子”。而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今年的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冲突中也逐渐树立了自己商业谈判者的形象。

  在中欧达成协议之后,人们自然将目光投向了已宣布向中国7种纺织品设限的美国。本月初,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访华期间,中美就纺织品贸易等问题进行了磋商,薄熙来和古铁雷斯已经经历过了一番“较量”。尽管没有达成协议,但有关专家认为,即将召开的中美商贸联委会可能就纺织品贸易问题取得积极成果。

  薄熙来和古铁雷斯都在期待着下一次的会面。

  (17G5)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