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考生足不出沪 外地高校连年碰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 13:07 人民网-华东新闻 | ||||||||
特约撰稿 吴双 “足不出沪”,是上海考生的幸,抑或不幸? 上海孩子不愿报考外地,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在他们盘算的“隐性”成本中,是否具有合理性?在人们对这一现象议论不已时,同样值得倾听、思索……
一位湖南大学的沪籍学生说:“没去成同济,我失去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但我学会了离开父母一个人生活。我了解了湖南,了解了内地,认识了许多全国各地不同地方的人,我想,我对我们国家的认识比起一个不怎么离开上海的同龄人来说,更深刻,更彻底” 优惠举措 难见成效 “总体趋势不会有太大变化” 6月8日,上海11万高考生终于走出今年高考的教室。 现在,他们最关注的已不是试题,而是分数高低、被哪个院校录取。 在考生们担心、不安的时候,许多即将来沪招生的外地高校,特别是那些名气不够响的高校招生老师也有些忐忑。他们的疑问是:这次能招到几个上海学生? 今年,外地院校在沪计划招生9351人,占申城招生总人数的10.83%。眼下,录取工作尚未进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也不愿对今年报考外地高校的学生志愿作出任何透露,但院办人员坦言:估计“今年外地院校在沪招生的总体趋势与往年相比不会有太大变化”。 这个“趋势”到底是什么呢? 翻拣往年“录取统计”,就像在看一道“减法题”。 2001年,外地院校录取5981名(含高职、高专),减招974名,完成原定计划的86%。 2002年,外地院校录取4614名(不含高职、高专),减招968名,完成原定计划的79%。 2003年,外地院校录取4941名(不含高职、高专),减招711名,完成原定计划的86% 2004年,外地院校录取8021名(含高职、高专),减招934名,完成原定计划的86%。 外地院校招生在沪受冷遇,成了不争的事实。 2004年,除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20余所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就能完成招生计划外,大部分院校录取了非第一志愿考生。像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这些在很多省市是考生趋之若鹜的名牌高校,在上海也不得不屈尊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 比委曲求全更惨的是无人可招,暨南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这些全国知名高校在上海最低线上档人数竟是“0”!以上海考生近10万之多,竟有20多所外地重点院校无人填报,这种令人扼腕的情况一再重复。 优惠也难有足够吸引力 今年高考一个半月前,上海市教委就宣布了一系列鼓励报考外地高校的“优惠”。在同是高考生的四川学生吴斌看来,这“简直太不公平了”。 优惠内容包括:凡第一志愿填报广西、甘肃、陕西、重庆、四川、云南、黑龙江、辽宁等省(除大连市)、自治区、直辖市高校以及湖南、湖北、山西3省生源长期不足的高校,并被上述相关高校录取的上海市生源考生,可获一次性补贴1000元;非第一志愿填报而被录取的可获一次性补贴500元。并且还承诺:报考外省市高校的上海生源可适当降分录取,毕业后回沪就业还可迁回户口。 这样的优惠政策自1997年以来,年年都有。为了不浪费名额,进一步提高上海考生录取率,从2002年开始,还启动了“在上一批录取工作收尾时对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征求补填志愿”的程序。 这个在吴斌看来不公平的优惠,至少从报考的结果看,并没有对上海生源形成足够吸引力。 “足不出沪”后面的“市民文化” 上海孩子在高考求学上的“足不出沪”,一直是社会热门话题,备受争议。 社会学者指出,这反映了一种“大城市现象”,还有“足不出京”、“足不出穗”等等,在中国几个较发达城市成长起来的孩子,选择大学时抱着“固守”和“就近”的态度。当然,数上海孩子恋家情结更甚。这背后,是地域文化优越感的反映。虽然从文化低区向文化高区流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出现像上海这样反差过于强烈的“内外有别”,暴露出上海城市文化与市民文化中的自大与自恋成分。 另一种观点认为,恰恰是地方政府的“呵护行为”,助长了这一现象。 一方面,上海有关部门不断拿出“降分”、“毕业回沪”,甚至“经济补偿”的政策,鼓励学生报考外地,这却让人备感“上海人”的各种显形、隐形的优越感,更舍不得外出。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甚至提升上海招生录取率,在外地学校一再减招的同时,上海地区院校却是年年增招。结果是:每年,上海地区“二本”院校录取分数线上的竞争总是“厮拼”异常激烈,参战者中不乏刚从“一本”线上落下、又决意不肯上外地重点本科的“本地派”。去年,上海2000多名“一本”线上的考生,放弃补填志愿的机会,参与到本市“二本”院校的激烈竞争中。另外还有300多名考生早在“一本”录取开始前,就选择了撤销志愿。 更有人建议:如果上海生源实在不愿出沪,何不把招生名额向生源大省以及中西部考生倾斜?或许,这反而有助于求学机会的最合理化配置,也有利于避免上海生源与外地高校间的尴尬。 赴“外”成本竟成门槛 额外的竞争: “关键是不想冒风险” 6月9日,上海市高考最后一天,笔者在杨浦区运光路考点随机采访了几位陪考家长。 颇令人意外的是,被问到的家长不约而同表示:去外地念大学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认真盘算过,不过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这个可能性到最后多半被否决。上海坐拥多所综合性重点大学及几十所专科院校,历年高考录取率不低于75%,比全国平均录取率高近20个百分点,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上海考生“好好把握”。另一方面,来沪招生的外地院校数量虽不少,能够引起考生兴趣的并不多,这就造成了上海生源在几所全国皆知的外地名牌大学较为集中的竞争。 中学教师肖华(化名)的孩子读高二,成绩优秀,明年高考目标直指复旦大学。为什么不鼓励孩子考出去?肖老师说:“报考清华、北大、浙大、人大等外地名牌大学的上海考生尽管不会很多,但都是个中好手,竞争强度十分激烈。与其去抢这高难度的几百分之一,不如去争取那比较有把握的几千分之一。” 因此,如果放弃录取率较高的本地高校,报考争夺激烈的几所外地名牌大学,无异于放着阳关大道不走,偏要挤那独木桥(除了清华、北大两所大学作为“零志愿”不影响下面的录取程序)。这多出来的竞争值不值得?在稳字当先的上海人头脑里,自然有个答案。 一位高三女生的父亲回忆填报志愿的过程:女儿成绩一般,“拼一拼,可以上南京大学的最低分数线”,但全家合计下来,还是把第一志愿改成“不用狠拼就可以考取”的上海大学。家长坦言:“关键是不想冒风险,不想让孩子承受太大的竞争压力。” “吃苦”的外地: “男孩子,不该一辈子窝在上海” “实在要出去,也只考虑江浙一带。”这是一位家长的实话。 近年来,考生家长越来越多地把眼光投向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等长三角城市。长三角密如蛛网的高速公路、与上海相似的地域风俗、相近的城市文明程度等,都让他们踏实。这些地方的本科院校成为一部分上海考生的选择。 一位家长为孩子填报志愿时,虽然没把外地院校填报在重点本科的第一志愿,但在一般本科的第一志愿上却填报了南京的一所经济类专科院校,“万一孩子没考上重点本科,去这里也不错。上海到南京还是方便的。” 再要继续往南、往西、往北,就有些勉强了,“宁念上海专科,不念外地本科”的论调占了上风。极端的例子是,年年都有一些成绩优秀的孩子自动放弃填写“零志愿”,就怕自己“考过了头”。 这在复旦大学在读博士生石祥看来,挺可笑的。 石祥是上海人,1997年高考那一年恰逢“零志愿”政策实施,他被心仪已久的北大中文系录取。本科学业完成之际,他免试直升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离开北京4年,石祥的普通话还带着明显的京腔。他毫不掩饰对北方生活的怀念和热爱:“北京集中了一批全国顶尖高校。有能力考到这一类学校的上海同学,不要缩手缩脚,应该去看看世界、长长见识,再回来不迟。” 不过,考进外地名校的毕竟凤毛麟角,更多的是刘毅这样因考场失利而“掉落”到外地一般本科院校。就读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的刘毅临近毕业,他的语气平淡无奈:“当初坐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这里,看到学校不怎么大,上海的高中都比这里漂亮,非常失望,情绪更加低落。”很长一段时间,刘毅兴致勃勃地订阅《上海壹周》和《人才市场报》,在几千里以外关注着上海的消息,“桂林是个好地方,但我并不留恋。” 湖南大学建筑系大四学生茅佳豪,也是位上海籍学生。他的变化是,能吃辣了。4年前,报考同济土木工程专业而“落榜”的他获得补填志愿的机会,在上海一般本科和外地重点本科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去湖南之前,他在家里做了两个星期的“辣椒训练”,到了长沙才发现,“上海辣椒原来根本没味道!”于是,“不放辣椒的菜”就成了茅佳豪最想念上海的理由。虽然在饮食上吃尽苦头,小茅并未抹煞外地求学经历的独特价值:“没去成同济,我失去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好的老师,更多的交流机会。但是,我学会了离开父母一个人生活。我了解了湖南,了解了内地,认识了许多不同地方的人,我对我们国家的认识比起一个不怎么离开上海的同龄人来说,更深刻,更彻底。” 小茅说,有了他这个“异地适应”的榜样,堂弟今年也填报了东南大学建筑系,“男孩子,不应该一辈子窝在上海。” 难舍的本土优势: “等我回来,我可能已经落伍了” 大至世界五百强,小至个体户、小老板,纷纷到上海来“抢滩”。上海节假日的人才交流会,也总是人头攒动、一票难求。 外地大学生源源不断向这座城市涌来;同时,上海十几所寄宿制公立中学向全国招收优秀中学生的政策已经实行了好几年。 对此,上海考生和家长无不紧张,“留驻本地”几乎是对抗这种焦灼的惟一办法。一个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外地人拼命要考进来,本地人倒还跑出去?” 一位大一学生的家长谈到为什么没让孩子报考外地大学,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政策明确规定去外地上大学,户口可以回来;但我们就是莫名其妙地担心会有什么变故,隐隐约约地觉得,让上海人离开上海是一种浪费。” 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专业的鲍晓敏刚刚找到一份挺不错的工作。当初,“心很野”的她,终于趁高考填报志愿时为自己掌了一回舵,力排众议,义无反顾地选择“去外地”。“在景色宜人的厦门生活了4年,却发现原本对上海的‘没感觉’,不知何时起变成骨子里的认同和向往。”于是,她义无反顾地回到这个快节奏的大都市。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她惊讶地发现:“我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念的也是名校,却因为不是上海学校而遭遇莫名阻力。”面对一些用人单位的“挑剔”,小鲍只能宽容地一笑,虽不无委屈。 刘毅也在找工作中屡屡受挫:“人在广西,毕竟消息欠灵通,又不敢旷课,就算有单位要我去实习,我也办不到,只能等毕业了再回来慢慢找。” 离开上海,还意味着不能参与这座城市日益繁荣的文化生活。如今,上海人不用出国就能观赏到顶尖的音乐剧、演奏会,不用出市就能领略到全国各地的名家名作、文物大展,而电影节、艺术节、美术展等文化大餐更是密密麻麻贯穿全年,上海人之得风气之先,离不开这些风气的吹拂,离不开这一个整体氛围的营造。 “每次听说上海又有什么演出消息,我总是先兴奋,又涌上一阵遗憾。”一名求学外地的“文艺爱好者”这么说,“等我回来的时候,我可能已经落伍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