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无异于与虎谋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 08:09 北京晨报 | ||||||||
李隽琼 如果要向百兽之王谋得一张虎皮,个中难度可想而知,但中国海上石油巨擘——中海油现在正在做着这样的努力。 最近一周,中海油一份否认退出收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商优尼科的声明让海内外媒体报
从今年1月起,这桩涉及中国企业的潜在全球最大海外并购案就在经受媒体的“推敲”。不过,自始至终,没有一条好消息是针对这家“走出去”的中国石油商的。 4月份,美国第二大石油商雪佛龙·德士古半路杀出与优尼科达成收购协议;几天前,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极其“雷厉风行”地批准了雪佛龙·德士古的收购行动……所有的消息只是重复地告知公众:在这场“中国企业与美国竞争对手之间的第一场收购战”中,中海油举步维艰。 而造成如此局面的缘由显而易见:因为它“错误”地希望收购一家美国的石油商,本来单纯的商业行为已经被彻底政治化了。 中海油无疑是比雪佛龙更适合优尼科的新主人,有市场为证:在雪佛龙宣布达成协议以来,雪佛龙和优尼科的股价跌幅都在7%以上;而但凡有中海油没有放弃努力的消息出来,优尼科股价就扶摇直上。 但美国方面似乎根本无意这场中美结合的石油“姻缘”。 优尼科最终花落谁家虽未最终敲定,但当中海油发出声明后,美国能源部长塞缪尔·博德曼的倾向却昭然若揭,他说:“我们感到很高兴,雪佛龙赢得了收购优尼科的竞标。” 就在数月前,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也曾不断以“国家安全”为由,万般阻挠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交易,而现在涉及的是一种更加关系国家命脉的商品,美国又怎会甘心拱手相让? 上周,俄罗斯人斯捷潘·诺索夫提到一个观点,他说,现在美国把石油当作经济武器用来对付中国。他还精辟地总结了美国操纵石油市场的三种手段:第一,说服美国石油公司限制开采量;第二,让忠实盟友沙特阿拉伯等执行美国战略;第三,为纽约期货市场的大量投机倒把行为定调。 我想,假如斯捷潘·诺索夫了解美国在优尼科案中的表现,他一定会加上第四条:竭尽全力避免让中国石油公司接近油源。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