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在市场手中成就改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 02:07 21世纪经济报道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这不是在放音乐,而是由歌唱家李谷一亲自在现场为你演唱。或许,参加三一重工股东大会现场表决的股东们可能曾经对表决的结果进行了充分的预测,但没有料到能在现场听到这熟悉的歌声。皆大欢喜的是,三一重工的股改方案最终在会上表决通过了,并由此成为第一家表决通过股改方案的上市公司。

  出乎股权分置改革参与者们意料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三一重工的高层因为发表了“猪论”而引起轩然大波;比如在紫江企业的大会现场,一位愤怒的股东要砸该公司总经理的铭牌;比如清华同方的方案不仅未能通过,其5个非流通股股东还因为发行上市时的遗留问题面临着被投资者起诉的危险。

  毕竟,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上述这些现象正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也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有可能走出眼下波云诡谲的发展瓶颈和暗道。

  在此,市场在解决定价问题上的特殊优势体现无疑。非流通股要流通,究竟该支付多少对价?非流通股股东可以继续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发表“猪论”;中小投资者大多从超高价购入股票,因此要求给予赔偿的呼声不绝于耳;虽然作为流通股东,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却有着多元的利益取向,与中小投资者“同床异梦”等等。此外,非流通股东之间、股东内部利益、矛盾和主张也是数不胜数。

  此时,纵有圣人降世,也难断这“家务”官司。解决定价问题,非市场自身出马不可。从现有的结果来看,市场的身手的确不凡。三一重工上市时间不长,历史问题少,大股东诚意足,其方案就高票通过了;清华同方历史问题复杂,方案缺少亮点,最终折戟;紫江企业的表决虽然争吵不断,但宣传攻势做得不错,也跌跌撞撞过了关。

  如果具体的股权方案是由有关部门事先设计好,强制上市公司执行;如果没有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分类表决的制度安排,那么这个漂亮的开局都是不可能出现的。显然,为完成这一里程碑式的改革,决策者必须找到作为与不作为之间的适当界线,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首先,从“有所为”来说,关键是要设计好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制度。分类表决的制度设计就在上述试点案例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光有这点似乎是不够的。比如有专业人士就提出了表决过程中基金行为约束,以及流通股股东也应有权聘请投行与非流通股东进行讨价还价的问题。

  此外,像清华同方这类“一次改革”失败的公司,如何促使其能继续发生“多次改革”呢?大型绩优公司参与积极性不强的问题如何解决?拥有B股或H股的公司又该如何改革?如何防止改革拖延过长?这些问题都需要有新的制度安排,最终市场才能给予解答。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既然是股东之间通过市场机制来博弈,那么就不能忽视司法程序的作用,而把一切工作都推给证监会。在改革过程中,股东之间若争议不决,应启动司法程序来解决。同时,无救济则无权利,法院的大门如果继续紧闭,那么流通股东的权利也很难在改革中得到保证。其实,这次改革完全可以成为司法程序在股市归位的一个良好契机。

  再者,从“有所不为”来说,在股改过程中,政府不能包办代替,以新的方式扭曲市场机制。目前新政策频出,令人眼花缭乱。但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如果以建立有效市场为改革目标,那么必须采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完成改革,避免过多用行政力量干预市场。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市场中的利益集团利用改革之机浑水摸鱼。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眼下改革的艰难正源于当初设立股市时非市场化的开端,今日若因为改革的压力大,为达一时之效,又重新选择行政主导的方式,则无疑与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南辕北辙了,其结果必然是产生更多需要改革的行政化的“瓜”,市场化的“豆”却将更加可遇而不可求。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精彩铃声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