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化为玉帛 美国尚需改弦更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 02:49 第一财经日报 | ||||||||
相对于态度强硬、空手而去的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和贸易代表波特曼,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要务实得多,也收获颇丰。从6月10日下午到11日凌晨,上海西郊宾馆见证了中欧长达10小时的艰难磋商,纺织品贸易摩擦没有再升级,隐现的干戈最终化为和解的玉帛。 首先应当肯定,曼德尔森和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不仅为未来三年中国纺织品对欧出口增长作了相对
虽然该备忘录尚需欧盟各成员国同意,但曼德尔森显然相信这不会成为问题。因为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争取到了理想结果,特别是更直接体会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合作伙伴,完全可以与欧盟在坦诚互利的基础上,以极具建设性的举措不断深化经贸关系,实现共赢。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不仅与欧盟妥善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纺织品问题,而且正以实际行动赢得欧盟的尊重和理解。 站在中国的角度看,尽快与欧盟就纺织品贸易争端达成协议,更具突破性意义。它不仅使中国迈开了突出欧美“纺织品贸易重围”的重要一步,更为中国纺织企业赢得了平稳拓展欧盟市场的贸易机会,有利于坚定国内纺织业和1900万纺织从业者的信心。 现在更令人关注的问题是,我们将如何与美国就纺织品问题进行有效磋商,中美能否也在近期就此达成谅解,以避免谁都不愿看到的贸易战恶果呢? 从纺织品贸易问题的基本性质上看,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因为无论对中欧还是中美,纺织品在双边贸易中的重要性,均远比欧美此前所渲染的要小。以去年为例,纺织品仅分别占中美、中欧双边贸易的6%和7%,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不过100多亿美元,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就有77亿美元,是美国棉花、大豆的第一买家。如果美国非要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我们也可以考虑少买美国农产品或其他货物,孰轻孰重,美方不难掂量。 当然,中美纺织品问题远比中欧间的摩擦复杂。一方面美国对外贸易存在巨大逆差,任何可能减少逆差的贸易领域,都容易引发美国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同时,部分美国政客一直别有用心,试图将纺织品贸易问题与人民币升值、要求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相挂钩,因此,他们在看不到人民币升值的明确时间表,或未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获得更大利益前,恐怕不会轻易在纺织品问题上松口。 我们认为,与欧盟就纺织品贸易摩擦达成谅解,并不意味着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解决将变得轻松。中国要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加强与美方磋商,同时做好应付更艰难局面的准备,需要采取更加灵活、务实而有效的谈判策略。 这种策略既应基于纺织品贸易本身,又需要适当超越具体争执领域,从更大处着眼。基于纺织品贸易本身,我们要坚持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讲明这对于中国纺织企业、上千万就业者和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更要表明中国纺织品受到歧视,其实就是全球贸易自由化原则和成果遭到破坏,争取包括世贸组织在内的广泛理解和支持,赢得主动权。 同时,我们要汇集有利于中美经贸发展的各种积极力量,争取美国政界和工商界富有远见者和强势集团的理解与支持,主动从美国内部多做工作。比如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近期就一再重申,由于美国并不生产同类产品,这些市场空白还会被别国填补,最终不仅会让美国消费者多花钱,也无法根本改变美国贸易不平衡的现状。我们要让这样理性的声音多起来,高起来,形成推进中美经贸健康发展的强大声势,压倒那些政治短视者的偏执论调和狂热主张,让纺织品贸易问题回归磋商解决的正常轨道。 全世界都已注意到,6月11日凌晨谈判结束后,曼德尔森愉快接受了薄熙来赠送的一件中国产T恤衫。刚刚经历了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他们都展露出舒心的笑容。那么,大洋彼岸的古铁雷斯和波特曼,是否也愿尽快与中国同行分享这样的轻松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