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应对挑战 维护入世后过渡期产业安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 21:25 新华网 | ||||||||
新华社记者 张毅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三年有多。加入世贸组织前,国内许多行业如临大敌,惊呼“狼来了”。人们担心开放市场带来的冲击,将使国内一些弱势产业无法生存。 三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政府认真履行承诺,充分行使权
三年多来,我国抓住机遇,加快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一步完善法规,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同时积极运用国际通行规则,有力地维护了国内产业的合法利益和产业安全。 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加入世贸组织三年多来,我国主要产业受冲击之所以不明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过渡期内的保护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2005年起,我国进入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我国产业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新的严峻挑战。可以说,真正的挑战刚刚到来。 在“后过渡期”,国内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更大,我国将面临贸易争端高发期,国际经贸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我们还面临着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巨大压力。因此,做好“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也是当前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 从前几年的情况来看,只要我们沉着、有备,学会应对挑战,就可以应对外国资本和外国商品的冲击。加入世贸组织前人们最担心的汽车工业,开放后并没有受到严重冲击,反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商业零售的开放也同样如此,跨国零售巨头的进入并没有冲垮本土零售商业,反而带动了国内新型商业业态的迅速发展。 做好“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必须做到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相结合,遵守世贸规则和运用规则相结合,开放市场和保护国内产业相结合,扩大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相结合。要在开放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保护。 做好“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政府相关部门、中介组织和相关企业,都必须尽快熟悉国际通行规则,提高我们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我们已经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要用足用活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相关法律,做好产业保护和产业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提高我国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维护产业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同样要学会应对挑战,对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的行业,要通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资合作,最终实现自主开发,提升产业竞争力。(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