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别让支农政策成可长可短的橡皮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 17:47 新华网 | ||||||||
新华网长春6月6日电 (记者 李亚彪) 吉林省2004年实施“优质大豆轮作扶持资金”补偿大豆工程项目,企业、农业科技部门投入人力、物力,可扶持资金一直不到位,有一个县农民应得的400万元和企业、县科技部门应得的60万元,到今年初也没有兑现。有的地方几年前出台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鼓励政策,现在也不能完全兑现。严峻现实提醒我们,支农政策不能成为可长可短的“橡皮筋”。
我国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第一轮家庭联产承包时期乃至现在,都出台了一些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是,在一些地方,政策受多种因素制约,缺乏稳定性、连续性,致使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发生较大起伏和波动。 支农政策如果没有连续性,动辄随意终止,成为“橡皮筋”,就会带来大量遗留问题,损害农民利益,降低政府威信,不利于农村和谐稳定。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包括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等一系列重大支农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恢复性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农民在欢喜之余,最盼望的就是这些政策长期稳定不变。 要想保证重大支农政策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首先要在政策出台前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三思而后行。此外,政策一旦出台,就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涉及资金投入的要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将支农资金投入纳入财政预算科目,作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固定下来。此外,要加快立法,把弹性的政策变成刚性的法律,把重大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