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相龙:城市发展资金积聚之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 09:4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戴相龙 一个城市的管理问题,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应该怎么管理?我到天津市当市长才两年多,这方面缺少经验,但是我也力图用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来研究对这个城市的管理。
我认为工商企业管理主要是生产经营产品,最后达到保值增值实现最大利润的目的;社会公共事业管理更主要的是促进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协调,来开发人的智力;而国家行政管理更重要的是依照法律,把人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去维护人民的权益,保持我们政府的公开、高效、服务这样一种要求,目的是不同的。我认为城市管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把工商行政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社会事业管理、行政机关管理的知识都集中在一起。 品牌城市须准确定位 对一个城市的管理来说,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城市的定位问题。建立一个好的品牌城市,就是要找出城市管理的一个特点。我认为实际工作中就是把这个城市办成什么样的城市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城市的定位,应该从实际出发,从国家的大环境出发,扬长避短。如果这个定位是准确的,城市的发展就有潜力、有前途;如果定位不准确,即便现在繁荣发展,过五年后城市的发展也会衰落。 与城市的定位一样,产品的定位、品牌的选择也很重要。我的看法是产品的定位绝对要从区域经济出发。从全球来讲,经济全球化跟经济的区域化是同步发展的。中国、日本是靠契约、管理降低成本,但是北美、欧盟他们是靠关税、赋税降低成本,所以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推动发展亚洲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中国已经跟除了欧盟以外的23个国家,除了东盟以外的大概10多个国家都已经进行了自由贸易的谈判,吴仪副总理在这次世博会上也提出来了,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都要靠全球来定位,来分工。 同样,天津市的定位也要考虑到整个区域的定位,这个是城市的生命力问题。这个城市办成什么样的城市,从经济上一直到它的交通上,一直到它的城市特色上都要办出来。市场的变化,区域之间的竞争,怎么样扬长避短这是最为重要的。 1997年国家把天津定位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是环渤海经济中心。这样,城市的定位就有了,特别是国务院通过了首都的城市规划,将北京定位为世界城市,一流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就为天津的城市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这个定位来了以后,我们也有一个理解的问题,北方的经济中心并不意味着又是经济中心,又是金融中心,又是物流中心等等。我说的定位是北方经济中心,但是也不是全部,它主要是要建立现代的制造、研发和技术转化的基地,同时使北方的航运走出去。比如说占天津的港口和海关进出口总值70%的是天津以外包括新疆、山西这些省市。因此,港口不是一味服务于天津,而是整个华北、西北一个窗口。可见天津的港口这样扬长避短的定位就起到一定的作用。 6月下旬“亚欧财长会议”要在天津召开,国家领导人要组织有关部门来研究决定部署规划发展滨海新区的问题。建设好滨海新区不但对天津长远发展有利,而且也对振兴环渤海地区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现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基本上有一个共识,要像当年规划建设浦东新区一样规划、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促进京津冀发展,促进华北、西北的发展。我认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 信贷资金可用于城市基建 作为城市管理一定要抓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是在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最重要的一条能够把农村人流、物流集中在这个城市。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基础设施。 目前我们规划的一个重点是两路两港,两路是:造一条京津城市高速公路,2007年基本完工,2008年启用,到时候北京到天津只要30分钟;另一条是北京到天津港口的140多公里的双向车道的高速公路,准备了100亿的投资,也准备在6月10日开工。两港:一个是空港20亿的投资。我最不满意是我们天津机场,太小了,跟不上天津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主要的一点,我们要把这个港口搞成货运港口,把首都机场的货运逐步分流到这里,充分运用天津机场在这方面的运力。韩国“大韩”航空公司的货物运输量是140多万吨,我们国家总共才180多万吨,所以发展货运是将来航空产业的重点。还有一个港,就是天津的海港。外资对这个港口的建设积极性非常高,新加坡、香港都想在这里建设。 再一个就是解决城市的交通和基础设施。但是目前摆在我们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是缺钱。现在就有一个问题,信贷资金能不能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我国600多个城市,要想城市化,城市建设不上去不行。融资从哪里来,国家开发银行给天津提供了500亿长期资金,它不是支持一个产品,也不是支持一个行业,它是支持开发一个地区,开发一个城市。它开发的地区的基础设施好了,工业、商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但是它有一个支持的前提:偿还性。现在我们一个最重要的偿还条件就是土地偿还。城市开发以后带动各方面的发展,带来土地升值,升值以后进行拍卖,然后把拍卖土地收益权的20%给政府,政府再给银行,还款来源有了保障。 这里有几个要素,第一要成立几个独立的城市基础建设公司,目前这类公司已经成立。第二要有一个土地整理公司,收购整理土地资金。第三个最重要的要有有关当局的监督,包括审计局,甚至政府的监察局。项目要公开招标,资金的使用要审计,我认为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土地的价格一拍卖,大家一竞价,新的市场价格比原来土地的价格高,政府得到收益了,又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房地产价格的提高,老百姓住房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法是建立中低档的经济适用房,由政府补贴。因为政府得到土地收益,有了钱可以解决居民一般的住房。 因此,只要实行政企分开,土地收购必须在市场完成,收益率不准转移,对于地价上升导致的房价上升政府调节依然可以发挥作用,信贷资金就完全可以进入城市基础建设。 发展产业基金积累资本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我到公司里面问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相关的会计财务问题。他可以把5年计划、10年计划讲得很清楚,但我问你下个星期准备干什么?他们马上哑口无言。所以,在天津市的政府报告里面,我让把资产负债率等等相关的财务账目都要算出来。 现在一个最大问题,中国资本金的缺口怎么样协调。从金融环境来讲有一个金融治理问题,我们金融储蓄增加了一万亿,现在我们存款有的放回来,但是资本金还在减少,所以中国一方面企业没有资本,社会没有资本,另一方面社会的钱变成信贷资金又不能放出去,这是个问题。 所以我认为一定要发展产业基金。我们现在有了证券基金,但真正用于发展产业的产业发展基金没有,所以在我这本会计账里,如果不发展产业基金则只能引进大量的外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靠自己的钱增值也不行。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把社会上老百姓的钱通过中介组织变成资本。我认为“三个代表”也包括了帮助老百姓能有这个钱,使得投资者成为股东,这也是最重要的。 我希望将来研究一下,作为一个社会资金里头有多少是资本金,有多少是借来的资金,假如资本金可以流动的话,存钱可以变成资本金。更重要我们现在引进外资要合作,我们没有资本金,在没有资本金的前提下与外资合作,你怎么得到技术。所以要搞产业基金,可以先搞中外合资的高新技术。 除此之外,我们经营观念理念都要改变,我们办事不能都想从财政拿钱,要学会经营城市,这也是一个学问。经营城市是有风险,但是如果按照一定的理论,一定的制度,一定的制约完全有可能管好。 (本文根据作者在5月28日天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MBA发展论坛上的演讲,见习记者杨卓整理,有删节,未经作者审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