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北京观察:高考节日化背后的功利心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 11:28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2005年全国高考将于下周举行。考期临近,不断有专家提醒人们,考生要充分发挥出水平,关键在于心平气和、轻装上阵。家长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老师不要对学生抱以过高的期望,社会也应该为高考营造出一个相对轻松的“大环境”。

  然而,现实却与学者的劝诫相去甚远——工地禁噪,家长上阵,警察护卫,戒备森严……难怪有人如此断言,高考已经发展成为“高考节”,中国已经从“一人高考,全家高考
”发展到了“一人高考,全社会高考”。

  从宾馆推出“状元房”到专家推荐“高考食谱”,从交警管制考点交通到工地禁止夜间施工,高考牵动了整个社会的神经,用节日来形容并不为过。在吉林,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吉林市文庙博物馆贴出了清晨请第一炷香需要9999元的“天价”启事。在成都,部分市级机关相继作出决定或发出倡议,提前相关部门的上班时间,以保证“赶考路”的通畅。在西安,一家声称专门帮助考生排除焦虑的“高考医院”应运而生,因为患有失眠、出汗、食欲不振等症状的考生日趋增多。

  据了解,今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为475万人,比上年实际增长8%左右。我国高等教育2000多万人的在校生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已经在6年内翻了两番,高考不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但是,高考这个“指挥棒”的魔力不仅丝毫未减,而且越来越大。如今,它不仅能够“指挥”考生、家长和学校,连包括警察在内的诸多社会力量也被“动员”了起来。

  有调查显示,近90%的考生认为家庭及社会关心的热度越大,自己的压力也就越大。“考砸了对不起亲人”的心理负担,已经成为考生最大的心理障碍。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去年曾向社会呼吁:“高考要冷静,不能热闹,更不能办成‘高考节’!”这句话如今仍未过时。对高考的重视可以理解,但过于重视显然就“偏”了,对考生、家长乃至社会都不见得有利。

  实际上,高考向节日“看齐”,并不是某个行业、某个部门或者某一人群所能制造的。归根结底,高考“节日化”显示出教育的天平依然向应试教育一端重重倾斜,整个社会依然弥漫着浓重的功利主义心态。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里,当工人时常受到歧视,“技工荒”也就成了“天平倾斜”的必然结果。尽管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有所提高,技工学校却还是以摆脱“门前冷落”的窘况。矫正“倾斜的天平”,建立完善的教育体制,“高考节”才能真正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高考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