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调控房价四大败招 第五大败招是否随后而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 04:03 中华工商时报 | ||||||||
王义伟/文 从2004年的“8·31大限”到2005年的“6·1大限”,整整270天,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银行连续出招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但是房价居高不下、继续蹿升。 有关部门的一系列招数中,存在四大败招:丧失阵地、执法缺位、误伤穷人、协调不
这四大败招,至今仍在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走向。 打蛇打七寸。 2005年4月30日,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和几近沸腾的民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等7个部门联合发文,意图稳定房价。在笔者看来,7部门的联合出手,没有打在七寸上,只是打在了蛇身上。当然,能打在蛇身上,已经是个进步。从2004年的“8·31大限”到2005年的“6·1大限”,有关部门和高房价较量了整整270天,期间暴露了非常明显的四大败招。 一败:丧失阵地 丧失掉的,是舆论阵地。 从2004年4月开始,一直到现在,房地产市场里面最响亮的声音,是房地产商的声音。 也许是因为房地产商的自我炒作、操纵媒体,也许是因为房地产商本身具备的新闻价值,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总而言之,只要房地产商一发言,必定充满大小媒体的版面和频道。即使是遭到网民和经济学家的猛烈抨击,反而让一些房地产商更加引人注目。 毫不客气地说,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房地产商占领了舆论阵地的制高点。 他们在舆论阵地的制高点不断高呼:房价要涨! 房地产商近乎赤裸裸的摇旗呐喊、兴风作浪,惹恼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冲上前去与他们战斗的,是少之又少的经济学家和个别网民。 我们看不到政府部门的一锤定音、斩钉截铁,更看不到政府部门对房地产商的严辞驳斥。 整整270天,在房地产领域的舆论阵地上,只有6个人打成一团,吸引了最多的公众眼球:两个房地产商、两个经济学家、一位网民、一位要自己造房的空想家。他们6个人都成了明星,出名的更出名,不出名的也出名了。 政府官员呢,一个也没有。 他们在干嘛? 除了不知所云的各种各样的调查数据和让老百姓心寒的房价要涨的预测,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土地管理部门不断重复房价的上涨与地价无关。这种有推卸责任之嫌的表演,如同喋喋不休的祥林嫂,让人生厌。 在网络、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舆论对社会、对民众心理、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如何熟悉舆论、引导舆论是一门学问,决非下发文件那么简单。 房地产商在控制舆论、引导舆论方面,比之有关政府部门,高出一大截。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败:执法缺位 让笔者感到奇怪的是,在4月30日7个部门的联合发文中,没有看到工商部门的身影。 依照笔者的观察,房地产商至少存在的三大违法违规现象,其中的两项需要工商部门的处理。其一,是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其二,是销售环节里的造假行为。 关于虚假宣传,2004年笔者亲自采访的一件事情,与著名的外语培训机构北京新东方学校有关。新东方在购买办公楼时,被房产商的虚假宣传误导,上了大当。双方协商不成,最后对簿公堂。那场官司,虽然以和解告终,但是,房地产商面不改色的虚假宣传,给人印象极深。 关于销售环节里的造假行为,这在房地产界已成公开的秘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房地产商在开盘的时候,花钱雇用民工排队,造成楼盘旺销的假相;至于消费者看房时,售楼人员的满口谎言,更是司空见惯。 除了以上两种,更隐蔽、隐患更大的就是假按揭,开发商借用大量身份证,编造虚假材料,骗取银行贷款。依据笔者的理解,这样的事情应该是银监会和公安部门联合办案,才能查清楚。 到现在,至少笔者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一家房地产商因为虚假宣传被处罚、因为造假被处罚、因为假按揭被处罚。 执法者,到哪里去了? 三败:误伤穷人 中央银行在一年之内两次提高房贷利率,招致反弹声一片。虽然央行领导一再宣称,提高利率不是针对穷人,但是,批评声依旧铺天盖地。就连一位著名的房地产商都认为,“税收始终是对穷人造成负担,对于富人又无所谓。” 有的网站作出这样的大幅标题:央行新政朝地产泡沫捅刀子流血是老百姓? 更有网民认为,房贷新政将劫富八百损贫三千。 还有人将歌曲改编,“经过漫长的等待,又听‘涨’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荷包里的数字依然还在,可是我仍需要在梦想门前徘徊。” 且让我们相信,央行提高房贷利率的初衷是平抑房价。但是,这样的做法,恰恰伤害了最需要购房的普通百姓,伤害了穷人。 这是270天中间,最大的败笔。 四败:协调不力 有关部门调控房价,最佳的运作模式,是上下左右、协调一致。 这一年,我们不但看到了上下不一致,还看到了左右不一致。 上下不一致,已经不需细说。有关地方部门,在面对地产泡沫指责时的强硬表态和辩白,恍如昨日。即使是现在,面对中央连续出台的调控措施,地方政府是否照单全收,还需要仔细观察。 左右不一致,也不需细说。笔者曾经撰文“五张嘴说房价别光说不练”,已经比较细致地道出了各个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事不关己、步调不一的状态。 所幸4月30日,我们终于等来了7个部门的联合出手。笔者仔细研读了7部门的文件,给出了8个字的评价,“精诚协作、面面俱到”。 文字已经“面面俱到”了,执行会“面面俱到”吗? 我们不希望在四大败招之后,看到第五大败招:执行不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