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通胀压力考验货币政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 09:21 金融时报

  记者 付平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下调了汽油价格,但消费者和舆论的主要话题却仍然是油价的高企不下。对近年来节节攀升的油价来说,一次姗姗迟来的降价,难以打消人们对涨价的顾虑。

  顾虑无疑为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所说的“通胀压力犹存”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注脚。《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1%;非食品价格上涨1.1%。CPI上涨虽然在控制范围之内,但通货膨胀压力仍需关注。

  央行认为,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水、电、燃料和城市交通等公共服务品调价的压力,二是国际原油和主要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造成了对下游产品涨价的压力,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

  根据这种现状,央行将防止通货膨胀作为近期货币政策的一个目标。但专家指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货币政策至少面临三大考验。

  首先,宏观调控目标的多重性增加了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中国的宏观调控在主观上历来有多重目标。比如,现在的宏观调控就要过一个“两难”的关口:既要控制物价持续上涨逐渐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又要防止货币、信贷、投资和工业下降过快、过久引发的经济衰退,在经济和物价之间实现均衡增长。政府对于宏观调控持有多重目标是正常的,但多重目标之间确实经常是互相冲突,不易同时实现的。比如,如果总需求过旺导致了严重的通胀压力,央行就有充足理由提高利率;但若把宏观调控目标视为刺激粮食生产或鼓励消费,央行又应该降低利率。尽管有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但是实际上对多目标的加权、每一个目标的权重,一直是争议不下。因此,专家指出,宏观调控的目标应当非常清晰地定在国内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上。因为当国内价格总水平稳定时,其他的重要宏观经济变量(如实际GDP、失业率、经常账户等)更有可能获得较好的平衡。对央行而言,重要的就是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也就是按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致力于保持币值稳定,即盯住通货膨胀目标。

  第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关键在于传导机制,而商业银行对宏观形势的反应却不够灵敏,这也是央行目前所担心的。在今年3月举行的“金融形势预测分析专家年会”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2005年人民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除了要提高央行自身素质、加强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以外,还必须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报告》中,也提出要“疏通货币传导机制”。而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来对宏观形势的反应却不够灵敏,难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这就要求央行要对商业银行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即在关注国家公布的政策规划和走向的同时关注中央银行关于信贷方面的提示,从而使商业银行能够在控制风险寻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保持金融的平稳发展。

  第三,究竟应该采取何种工具进行货币调控,这也是货币政策所面临的考验。进行数量控制是从源头上对付通胀的基本手段。从控制信贷规模入手,实现抑制生产价格上涨的目的,的确是有效的做法。然而采用数量型工具调控的成果终究只是阶段性的。2004年央行的货币操作正是主要依赖数量目标的控制———试图通过控制信贷过度扩张进而控制投资过度增长的调控思路,结果却暴露出总量政策调控后经济中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为解决前期调控中所存在的问题,央行意识到需要充分利用价格型工具。2005年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预期增长均为15%。业界人士认为,这一数量目标实际上给进一步运用价格型调控手段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说明今后的金融调控不能单纯依赖数量型货币调控手段,必须以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双管齐下的方式进行,包括进一步调整利率水平甚至在适当的时机增强汇率弹性。对此,《报告》的说法是今后要“研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合理组合,增强调控能力。”

  面对通胀压力,《报告》提出,在今后的时间里,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应对外汇、财政和现金等因素冲击的有效性,扩大货币调控空间。综合考虑货币信贷增长等变化趋势,研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合理组合,增强调控能力,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合理增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货币政策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