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峰会 > 正文
 

发展循环经济应对能源短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 00:07 中华工商时报

  社评

  从去年以来持续发生的煤荒、油荒、电荒等能源“三荒”,折射出了能源建设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迫切性和不可替代性。但就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国在能源利用中依然普遍存在着浪费严重的现象。有关的资料表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落后20年,相差10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强度大大高于发
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OECD国家平均值的3.8倍、日本的7.2倍。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的能源储备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石油开采储量、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人均煤炭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

  显而易见的是,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高度需求,一方面是能源浪费严重和并不令人乐观的能源储备,如何解决好二者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也不可能回避的问题。

  建设一个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根本手段。而发展循环经济,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

  众所周知,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了尽早实现这一经济增长方式,国家发改委制定了一个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即到2010年,全国力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力争重点行业资源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力、较低污染排放的清洁生产企业。此外还要形成若干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以及资源节约型的城市。

  我们现在期待的是,发改委的规划能在五年到期的时候完美实现。但我们也同时担心,在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增长、片面追求政绩的某些地区,这样的规划有可能会成为最终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字。

  这样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除了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出详尽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之外,更需要各地扎扎实实地统一认识并付诸行动。更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将其列入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指标当中,使其成为决定官员升迁的一个重要因素,使其成为每一个官员在任期内自觉或不自觉都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惟有如此,才有可能避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再次重演。

  当然,除了在认识上解决阻碍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外,在具体的手段上仍有非常多的实际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去研究落实,比如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问题、调整优化能源产业结构问题、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问题等等,这其中每一个问题都牵涉到很多的部门和方面。在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政策层面的问题解决了以后,如何协调和解决好实施层面的问题,将是在2010年之后国家有关部门面临的主要任务。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循环经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