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把信用社的贷款当钱 信用社要硬起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16:57 人民网-华东新闻 | ||||||||
邓建胜 由于部分干部擅自借款和违规担保,某省近两万干部拖欠信用社贷款本息达4.6亿元。对欠债者理应大力谴责,但对信用社来讲,也有“吃一堑,长一智”的教训。 基层信用社要“硬得起来”,一是要有一个“持社如家”的领导班子;二是向各大专
党政干部个人拖欠贷款问题,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大障碍。上周有消息说,华东某省有近两万名干部拖欠基层信用社贷款本息达4.6亿元。干部欠贷,严重影响着信用社的正常运行和农村金融市场稳定。 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对于党政干部来讲,更是涉及个人信用和在群众中的威信问题。前一阵,中央有关部门和上海市选择在杨浦区开展公务员征信工作试点,效果良好。对公务员来说,哪怕是未及时缴付十几元水费这样的区区小事,也有可能成为影响其业绩和升迁的信用污点。 干部欠贷是怎么形成的?主管部门已有定论,就是一些干部“在权力所及范围内巧立名目,或直接私借私用,或为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亲戚朋友提供担保,贷款到期后既不还本也不付息”。 近年来,“群众要致富、关键在干部”的口号在一些地方叫得很响,在帮助群众致富方面据说也形成“共识”,就是动员党政干部为那些需要资金的农民提供信用担保。比如去年有报道说,某地启动“农民贷款干部工资担保工程”,一年就动员1.8万多名干部为两万多农户提供了8000余万元的信用担保。这一做法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这些担保信贷有多少符合信用社的贷款条件?有多少因群众经营失败无力还贷而转化为干部的直接债务?信用社应当有据可查,相信不会是个小数目。从20多年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看,不乏一些地方想当然“逼民富”的做法,更不乏“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教训。 对欠债者当然要大力谴责甚至绳之以法,但对信用社来讲,也应该“吃一堑,长一智”。无论干部借款自用还是无奈为人担保,都与信用社的松懈管理和模糊定位有关系。信用社是“农民入股、互助合作、民主管理”的地方性金融组织,但是,不少信用社对所在地方的党政领导甚至某个部门,却往往言听计从。有报道说,当被问及为何不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时,“信用社主任们的解释惊人一致:欠款不还的人都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谁敢为了国家的钱得罪他们?我们都是本乡本土的人,还要不要在这里生存下去?就是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后他们依旧拖着不还,谁去强制执行?”作为债权人的信用社都“不把放出去的贷款当作信用社的钱”,怎么要求欠债者积极还贷? 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信用社要“硬得起来”,第一,要有一个“持社如家”的领导班子,把信用社的每笔贷款都当作自己的血汗钱,放贷的时候要慎重,催还的时候更不含糊。其二,实实在在地向各大专业银行学习,立章建制,堵塞漏洞,特别是防范由一两个负责人说了算的制度风险。否则,继续一味埋怨干部,一味把责任推给地方或者以人情关系为借口,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更遑论规范、繁荣农村金融市场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