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税负不在高低而在是否合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8日 11:00 中国经营报

  作者:姚中秋 来源:中国经营报

  美国《福布斯》杂志近日发布“全球2005税务负担指数”称,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内地是全球税负第二重的地方,居于法国之后,也是亚洲税负最重的地区。

  尽管财政部门每年都会很自豪地宣称,今年税收收入增长了多少,把这作为一项工作
成绩。不过,对于这个税负第二名,却似乎有点难为情。

  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解释说,中国税负排名不应该如此之高。然后,就是专家们的众说纷纭。有的专家支持楼继伟的看法,并且拿出数据说,一些西方国家在40%左右,甚至还有50%以上的,我们的宏观税负只有25%左右,这样看来我国的税负肯定不是第二高。也有专家指出,福布斯的计算方法虽然不是很合理,但中国税负较高也是一个事实。

  这样的争论,其实令人有点难堪:专家们拿不出有关中国宏观税负的权威数据,楼继伟也没有拿出来。这本身或者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现代税收乃是公共财政的一个方面,公共财政,首先得是公开的财政。税收直接涉及到民众的财产,需在获得人民同意之后方可征收;税收负担,似乎也应当由民众或者他们的代表来确定。那么,就得让人民知道,他们的税负究竟有多重,并让他们来判断,这一税负水平是否合理。

  当然,名义宏观税负是可以轻易计算出来的。只要用政府公布的全年财政收入除以当年的GDP即可。不过,在中国,政府公布的财政收入数据,远不能说明企业和民众的实际税负。在法定税种之外,企业和个人还需向政府缴纳具有税赋性质的其他费。学者们对于这些税费的总量,估计数据大相径庭。从公共财政的角度看,政府财政部门有必要给出一个权威的估计数据,进而计算出国民和企业的真实税负。

  只有以这样的数据为依据,专家们的争论才是有意义的,而财政部门进行税改也才有一个比较坚实的依据。目前,财政部门正在进行多项税改,然而,只有弄清个人和企业的真实税负,财政部门才有可能制订出合理的税改方案。单项税改之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整体视野,该项改革是否有助于整体税负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在讨论税负的时候,真实的宏观税负水平本身当然是很重要的。但至少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则是,税负水平是否“合理”,这与税负水平究竟是高是低,应当是两个问题。而判断一国税负是否合理,可以参照几个因素:

  其一,税收制度是否合乎宪政原则。税负虽然可以客观地以数字来计算,但税负是否合理,却主要取决于民众的主观感觉,也即,民众对征税程序的印象。假如人们发现,政府在征税时,征求了民意代表的同意,尊重了他的权利,他就会认可该税收,由此累积而成的总体税负,也就是合理的。已故经济学家杨小凯谈到英国与法国的税收时即曾经反复强调,18世纪英国人的税负远高于法国,但却从来没有引致民怨,原因在于法治下的税制让人民对税、对财政拥有话语权和决策参与权。

  其二,税负与福利是否对称。无论如何,对于民众来说,税是一种付出。而人们之所以同意纳税,乃是为了获得政府所提供的安全保障、其他公共服务及若干公共品。尽管税负与福利之间,可能存在一般商品市场上支付与收益间那样明显的、可以为人感觉的关系,但人们对此也不是一点都没有感觉。假如在较高的税负下,人们能够享受到较大福利,则这较高税负就可能是合理的。相反,假如税负并不很高,但人们所享受的福利却更低,则这个税负水平也不会被认为是合理的。

  其三,税负是否妨碍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这依然几乎无法精确计算,而是人们的一种感觉。尽管高税负可能带来高福利,但高税负、高福利也有可能对国民的勤劳精神产生负面影响,在社会上形成懒汉文化、形成一种依赖政府、依赖社会的心理,从而损害公民的责任感和社会长远的创造力。假如出现这样的情况,则该税负即使得到了民意代表的同意,即使提供了与其相称的高福利,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福布斯》的“刺激性”报道,再次引起人们关注目前的税负水平,在近几年政府税收收入连续大幅度增长、且远高于GDP增幅的背景下,也确实有必要考虑税负问题。不过,与其根据他国经验及理论模型争论税负水平是高是低,不如透过民主程序,仔细地探究税负水平是否合理,从而推动税制进入宪政法治轨道。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