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国中部崛起要大事实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 16:04 新华网

  作为与“沿海率先改革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相联结的全新发展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在年初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来,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从单元战略转向多元战略,从单体战略转向整体战略,一个“联结南北、启动东西”的战略格局全面形成。

  中部地区包括河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6省,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工
农业基础条件好,在我国区域发展整体格局中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对于这样一件“大事”,中部各省和中央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的政策推进也必须体现出“实办”的效果。没有中部的崛起,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在加快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部地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国的现代化决定于中部,未来20年是中部崛起的20年,也是中国现代化加速的20年。没有中部的崛起,中国现代化的整体布局就不可能完整,统筹协调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落空。没有中部的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就难以有效推进。中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在资源与技术的梯度转移过程中,中部地区既要承接东部的产业和生产要素的转移,又要传递东部产业和生产要素向西部的转移,起到联结东西部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与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形成紧密的联系,无论在资源加工、资本供给、技术支持方面,还是在文化理念方面,中部与西部存在明显的同一性和互补性。中部与西部分工协作由来已久,产业成龙配套始终未断。如果没有中部崛起为支撑,西部大开发不仅会弱化这种联系效应,而且还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付出更大的成本。没有中部的崛起,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东部沿海地区虽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先行一步,提前进入小康阶段。但不能否认的是,东部的发展同样有中部的贡献,中部地区以资源、能源和劳动力,包括部分附加价值的转移,支持了东部。在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东部地区仍然离不开这样的支持。特别是当东部发展受到土地、资源、能源和发展成本的限制,面临资本和企业大规模向外转移的情况下,中部理所当然地成为首选之地。当前,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同时,应加快推进中部崛起战略。为此,国家应当根据中部发展的现实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支持政策。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中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形成若干专业化的产业基地。重点支持中部地区整合提升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能源、新型材料工业,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尽快布局并启动一批“中部崛起”重大工业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包括核电、化工、资源开发等重大能源、矿业开发、深加工类项目和重大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转化类项目。对中部地区采取更有力的金融支持政策。允许中部地区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建立一个中部开发银行,放活金融机构,推进区域性的股份制银行和民营银行建设,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农村合作性的金融机构。推行国有商业银行在中部地区的吸储资金,至少50%以上必须用于本地区的再贷款。同时,在严格规范的前提下,允许中部地区发展相关基金、发行重大开发项目债券等。增加对中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补助向中部地区倾斜。建立国家农业补贴机制。国家新增农业、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主要用于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扩大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的标准和规模;增加粮食风险基金,实行粮食销区对口扶持产区政策;在中部地区扩大取消农业税的范围并逐步全部取消。实施中部农田基本建设工程、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安全农业,建设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的国家商品粮基地。给中部地区以西部和东北同样的引资政策,以避免形成政策落差。推动中部地区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政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支持中部地区大交通、大流通建设,以真正发挥“承东启西”的作用。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在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立体交通格局。在中部地区率先建立全国的粮食流通绿色通道。(记者 白津夫)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部崛起战略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