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又在盯着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 17:12 《竞争力》 | ||||||||
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媒体的猜测与质疑渐起,柳传志先是在北京电视台解释,后觉力度不够,又跑到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辩白,可谓用心良苦。殊不知,任何辩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联想不可能告诉世人全部真相,更无法改变好事者以此显示高人一筹的生计方式。 我要是柳传志,此次并购非干不可!从联想PC业务的发展看,这是战略性的一步,非
剩下的问题是否能够承受失败,没有任何一位伟人能把每一件事既做得有声有色又做得大赌大赢,联想已把此次并购的代价算到极致,即使彻底输掉这步棋也只是伤筋而不会动骨,这笔账联想已经算了两年之久才下手,而且更多考虑的是风险而非胜算。 既然购并是上策且输得起,那就先干了再说。边干边学,在创新中学习,没有创举哪来学习,没有实践哪来真知。至于衡量联想并购最终成败,现在任何断言都为时尚早,奉劝诸君下笔慎思,白纸黑字最易成时间笑柄,因为抹不掉。 衡量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的成败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能否保住IBM的PC部门原有的市场销量,如果保住了,再加上联想本身原有的份额,联想的PC业务完全提升了一个“质变”的量级,正是因为看到这个“质变的量级”的可能,整个产业生态圈里大大小小因素都在向有利于联想的方向聚集,帮忙者多,使坏者少,这就是先造势后取势之道。 另一标准是杨元庆团队能否完成转型,能否驾驭得住IBM的PC部门。其实,IBM的PC部门是很职业的,远不像购并一家国内企业那样具有非理性的排异。至于杨元庆本人能否转型要看其造化,如此大局大势摆在那里,即使杨元庆不行还会冒出个李元庆,这就是时势造英雄之理。 最近,媒体千夫所指“张海事件”,又是墙倒众人推的一窝蜂,落井下石地好不快乐。可是,看来看去,只看到东抄西抄你抄我抄,抄来抄去都是张海在半年前有意对媒体说的那一套。新一轮报道几乎没有触及新的核心事实,更无突破性采访,试图“痛打落水狗”的好事者们,半年前被垂死挣扎的张海牵着鼻子溜来溜去,现在张海已成有关部门的“落水狗”,媒体还炒他那阵子为了自救所故意而为的“披露事实”,则是媒体的悲哀。 张海与健力宝事件的关键绝非其并购后,更非半年前的那次至今未果的重组。 还有一事值得一提:自从中集的老总麦伯良当选“CCTV2004年经济年度人物”之后,中集模式又渐渐热起来,甚至推到“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成功典范”之高度。同时,也听到商学院频频泛举中集案例。细一想也难怪,只要一看到港口码头上那堆积如山的集装箱,就会联想到这是一个多么宏伟壮阔的行业;只要一看到高速公路上那巨大拖头车牵引的庞然大物般的集装箱,就会感慨这是一项大事业;在这个“宏伟壮阔”的行业中,中集所造就的“大事业”是占有了全球市场份额的70%左右,乍一想真了不起。 千万别头脑发热。集装箱行业只是远洋运输业的一个配件行业,是一个技术上完全成熟的行业,其性质不过是“铁皮包装箱”,所以那么庞大的一个箱子只卖1万多元人民币,相当于联想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价格,或TCL一台29寸等离子彩电。 集装箱行业的全球市场规模不过400亿元人民币,全行业的年销售规模也只是相当于TCL彩电业务年销售额。一个行业规模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中集的量级有多大。 中集的兴起直接缘于中国远洋运输业在全球的崛起,跟风而涨。中集最艰难时全靠背后大股东支撑着,作为其大股东中远集团购买了中集的大量集装箱,促其成长。当然,中远现在已退出中集的十大客户之列,也许当年箱子买多了,一个箱子的寿命在10年以上。 中集的兴起还赶上一个历史性机遇,那就是中国外贸的快速增长,那么多粗大的商品要运出去换美元,自然需要集装箱。当年,日本与韩国对外贸易兴起时,也催生了本国的世界级的集装箱制造商。当初级产品的外贸中心转向中国,韩国两大集装箱制造商也跟到中国设厂,但是在中国土地上被中集打败。 “中集神话”还神吗?当然,有其神奇之处,在集装箱单价从2600美元跌到1100美元,而占其制造成本70%的原材料又普遍上涨,中集还有钱赚。而且,中集净利润率在10%左右,这是一个世界跨国公司的水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