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小额账户收费注重储户利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5日 12:00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评论员 南 岭 饱受非议的行政垄断单位应如何顺利推进业务市场化改革?日前发生在深圳的小额存款账户收费事件给出了一个不错的答案。 5月12日,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公开表态,肯定了深圳建行对小额账户实施降息并收
上述举动距离深圳建行4月30日的收费公示发布仅有10天左右的时间,其间还得考虑五一黄金周放长假的因素。相关表态和解释的速度之快、内容之详尽令人惊叹。 根据深圳建行的公示,该行将从7月1日起对日均存款500元以下的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收取每年10元的管理费,同时按照0.01%的年利率计息。与目前活期存款0.72%的年利率相比,深圳建行小额存款的年利率0.01%已接近于零。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市场较为平静地接受了这一收费举措。来自媒体的谴责并不多见,更未见到因收费引来的官司。对比去年像捅了马蜂窝一般的银行卡收年费风波,这种平静对于建行来说显得弥足珍贵。对于处于观望状态的其他银行来说,这种状况也令人欣喜。 如果从商业的角度看,银行开始实行客户分类管理,更加有效地分配资源以提高服务品质是无可厚非的。建行方面表示,深圳分行全行563万个账户中,日均存款余额300元以下账户占账户总数的77.4%,其中日均存款余额10元以下账户占账户总数的43%,这些账户大多是长期不使用的睡眠账户,但却占用了近一半的系统资源。 问题就在于,国有银行由历史形成的行政垄断身份尚未得到改变,其业务的市场化改革先于打破行政垄断的改革而发生了。此时,即便是进行业务市场化改革的理由再大,公众也会对其合理性有所保留。这点从去年的银行卡收费风波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为此,要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采取恰当的谋略,同时更需要改变店大欺客的姿态。 好的谋略来自于对形势的洞悉。在消费者对改革者的行政垄断身份敏感的背景下,每当要推进业务市场化改革时,摆在决策者面前的是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是如何让消费者改变观念,开始接受银行提供服务是有成本的理念;二是从不收费到收费是否有足够的法律依据;三是如何避免消费者将改革者的行政垄断身份与收费的必要性混为一谈。 这样看来,建行这次并非由于“天上掉馅饼”捡到了一个市场的平静局面,而是由于积极规划了一套“组合拳”的缘故。首先是采取了先进行区域试点的策略,减少改革启动的压力;其次是提前两个月公示,避免不公示就开始收费导致的法律纠纷;再者是央行和建行总行迅速对收费问题进行解释,阐明法律依据和提高服务品质的初衷。这些举措无疑是必要和正确的。 “上兵伐谋”固然重要,改变行政垄断者的“老大”做派,以消费者为中心制定收费办法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次收费事件中,深圳建行较为仔细地考虑了储户的利益。其采取了所谓五大人性化措施,从尊重深圳的市场特点到主动销户者免收密码挂失手续费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回应了由收费可能引起的各种反应和问题。 我们在为改革者的进步感到高兴的同时,也需要看到,没有去年沸沸扬扬的银行卡收费风波,改革者们或许还远远不会有今天的放低姿态和进取心。当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发生在银行业的改革故事同样值得其他领域的改革者们借鉴。在民航业,去年也发生了因为航空延误赔偿引起的风波。迄今为止,乘客与航空公司之间因此发生的摩擦也并不鲜见。 在那一场风波中,民航业并没有就航空延误赔偿问题进行充分的公众宣传,导致有关国外飞机误点都要赔的谣言四处流传,同时也未明确制定减少误点的措施以及周全的误点应急处理办法。此起彼伏的冲突无疑为民航业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相关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